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143篇
科学研究   50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渔把“以心为乐”作为他养生的美学观,这既是李渔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又是他修心养性的方法。“以心为乐”的养生美学观中,包含着中国文化中许多传统的哲学思想,李渔既延承着前人的思想,又融会贯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掺和其中,因此形成了他独特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62.
通观禅宗音乐美学论述,可以发现,不少禅师的上堂说法、偈颂,都曾引用一些古琴名曲喻禅理、揭禅旨。禅师们闻琴、听琴、赏琴、说琴、弹琴,表明他们对古琴艺术的喜好和造诣,琴乐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说明以琴说法在"以音声为佛事"活动中的重要性,琴道与禅理相通,琴与禅的一致。他们在琴乐方面的兴趣、说法、见解,成为其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禅宗关于音乐美学探讨的理论问题,除了论及诸如"以音声为佛事""以乐喻禅"等问题外,还涉及音乐创造之本源、音乐艺术之特征、审美主体之心灵建构、音乐艺术之审美追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3.
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没有错,学生探究文本也没有错,关键在于教师在以怎样的状态来影响学生的心态和习惯。古代的儿童似乎比现在的孩子更会"嬉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真正的自由本性。  相似文献   
64.
一、自动监测补乐系统方案的提出 随着广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河北电台的节目播出形式已从录播转为直播为主,剩下的录播节目由磁带播出发展为数字音频工作站定时自动播出。我台目前已开办六套节目,全天播出119.5小时。播出技术的发展,使得值班人员从繁重的操作中解脱了出来,减少了值班人员。另一方面.随着灵活、互动、实时性强的直播形式大量采用。参与直播的人员众多且流动性大,他们虽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但难免发生误操作现象,一名值班员负责六套节目的技术保障,当两套以上节目同时出现空播情况时,技术值班员将很难同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5.
66.
<正>一、向心所谓向心,就是说读书人要有方向之心。书籍浩如烟海,生命十分有限。读书有方向、有选择,才能充分享用上乘之作。读书是门艺术,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值得读的书。作为教师,读书必须学会  相似文献   
67.
《阅读与鉴赏》2008,(2):13-14,17
  相似文献   
68.
王赛时 《寻根》2004,(6):42-44
我国古代的女子足球运动由来已久,唐宋时代已达巅峰。然而到了元明时期,这种女子足球明显向职业化发展,即普通女子蹴鞠者渐少,而专门以球艺取悦观众的伎女数量增多。这些伎女来自演艺界和杂技界,她们自幼受到良好的蹴鞠培训,掌握了球场的各样技能,甚至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69.
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学校音乐教育也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当今学校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从乐中学、从学中做、从做中知"三个方面来阐述了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途径。  相似文献   
70.
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促进思考和分析;充分感知,把握重点难点;能引导学生自我创造;启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