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305篇
科学研究   7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26篇
综合类   24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在借鉴国内外的体育场馆建设模式情况下,河南的体育场馆如果能够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可以将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两个属性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112.
现今,长春市学校体育场馆因带动周边居民健身、提高学校知名度等因素开始逐步向社会开放,但同时也因学校资源管理投入过大,安全隐患界定不清而致使体育场馆开放的程度在各层级学校中差异较大。笔者针对长春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对长春市学校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3.
1月17日,青岛市新兴体育馆10周年庆典暨2022年企业年会在青岛富力艾美酒店举行,青岛新兴体育馆的上百名员工欢聚一堂,回顾十年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1991年,新兴集团开创了民营企业投资建设体育场馆的先河,拥有3000多个座位的新兴体育馆拔地而起,在当时堪称壮举。2009年,为了给市民提供更优质的运动平台,新兴集团决定斥资1.3亿元,将体育馆拆除重建。2012年,焕然一新的新兴体育馆开门纳客,这座全新的综合体育场馆在CBD的车水马龙间屹立守正,开启十年征程。  相似文献   
114.
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就大型体育场馆余裕空间的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余裕空间在利用中应遵循功能互补、适度商业化与多元化方面的要求。国内场馆余裕空间的利用现状表现在绝大多数场馆得到利用,利用形式多元、部分场馆对余裕空间利用重视程度不够、利用方式较为单一、被动利用,效果欠佳、封闭式管理和场馆设计与管理缺乏沟通不利于余裕空间利用等方面。提出场馆应融入城市公共空间,避免封闭式管理、空间利用方案融入场馆设计方案,适度拓展余裕空间,对场馆进行复合化设计、适度多元利用,充分发挥功能聚焦效应、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提高余裕空间利用率、采取多种经营方式,重视余裕空间运营等促进场馆余裕空间利用的建议,为场馆余裕空间充分利用和赛后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全国主要的6所体育院校场馆的开放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得知这些场馆在课余时间都进行了无偿或有偿开放。但是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也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后果,如:外来人员大量进入学校场馆并与学生竞争,挤占了学生本该享有的体育资源,使得在校学生使用场馆的正常时间得不到保障;一些有偿开放的场馆不但对社会人员收费,也对在校学生收费,这样就加重了后者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在校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的使用;同时社会人员大量进入体育院校,也为在校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结合体育院校专业特殊性,笔者认为体育院校场馆应该有别于其他院校,除寒暑假外,应适当减少对外开放时间,优先满足在校学生的学习和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16.
为解决当前社会人员体育场馆资源不足和学校场馆资源浪费的矛盾,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已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鼓励。对学校而言,怎么开放、如何管理,是管理者和执行者较为关注的问题。研究中主要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调研等方法,对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管理的三种常见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管理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各学校的场地设施条件、周边环境、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特点和锻炼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经营决策。  相似文献   
117.
社区体育场(馆)设施作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核心要素,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社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管理资金投入的三维一体化模式创新;体育场(馆)设施空间结构布局的科学规划;体育场(馆)设施质量维护与安全管理的常效化机制建设等方面,分析论述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路径。以期为完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及提高社区公众满意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8.
李庆玉 《新体育》2014,(4):66-67
“能有她这样一个名人,是好事”3月1日,作为湖北省41名全国政协委员中惟一的体育界别委员,韩爱萍随团到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这次,她准备了三个提案:一、加强对全民健身站点的管理;二、规范和改进对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和使用;三、马彩的可行性建议。韩爱萍的提案更多侧重全民健身,这与她目前湖北省群体处副处长的职务和工作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9.
文章通过对体育场馆设施与规模的数据资料分析,探讨了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在面向社会开放的原因、现状及影响因素。针对有偿开放的体育服务方式,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0.
随着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要做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就必须探寻出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本文就首先对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以及大学生对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态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然后对如何做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走出一条怎样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