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学是培养人才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我非常愿意和中学生交流。由于中学生数学奖的评选,我也了解了国内中学的一些情况,总的来说很不错,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实我没有受过教师的训练,也没有在中学教过书,我今天来到这里,主要想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我对中学教育尤其是中学数学教育的看法。启蒙教育往往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一位中学生首先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所以我结合个人的成长经验先谈谈家庭教育。我在1960年通过考试到香港培正中学读书。培正中学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学校,而我的小学教育是在香港的乡村完成的,连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2.
真善美     
刚才听了冯校长的讲话,我觉得非常好,因为她确实对张教授的这本书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阐述。张教授跟我住一个楼,他每天都是骑自行车来学校看书,所以我看到他有那么大一部著作,有那么深的功底,我觉得他应该有个车吧,是不是?结果他每天骑个自行车,从这点可以看出来,他为了做学问,而不是现在到社会上做一些兼职,做一些增加些收入  相似文献   
13.
14.
胡磊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8):120-121
孟二冬将做人与做学问和谐统一起来,给所有教师树立了榜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努力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学术水平,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相似文献   
15.
"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十七世纪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的。中学教育的第一要义: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培养一个良好的学生,第一件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16.
王崧舟 《教育文汇》2012,(11):52-53
我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二字去掉。"读书是我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于我而言,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关于读书,我有三句话。第一句:为己读书。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叫"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老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  相似文献   
17.
祝福恩师研究生生活结束了,我们将这一切珍藏在内心深处。想念日夜奋战的实验室,想念每周一次的团队会,想念在智能学习支持环境团队中的每一天,更加想念您,我们的老师!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您教师节快乐!  相似文献   
18.
上浮与沉潜     
薛燕 《初中生》2014,(5):34-34
正著名学者韩儒林先生有一副对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对联前一句的大意是:要专心致志地去做学问,不慕名利,甘于寂寞,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才实学。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不能心甘情愿地沉潜下去,又怎能浮上来呢?很多人都喝过南方绵甜爽口的米酒。大家知道米酒是如何酿造出来的吗?酿酒人先把普通的大米蒸熟,再把它们放进缸里密封起来。从密封的那一刻起,大米便与外界的喧嚣、繁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角度说,学者大抵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名实相符,这是大多数。一类是名不符实,这是少数。还有一类则是有实无名,这一类究竟数量如何,很难估算。因为他们鲜为人知,我所认识的李诚先生就属于这一类。李诚先生是安徽贵池人,1977年逝世,享年七十多岁,逝世前是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一位退休的图书管理员。至于他生于何年,我不曾知晓,生平如何,亦不甚了了。但可以肯定地说,他是一位真正的  相似文献   
20.
舒容 《八小时以外》2013,(7):116-117
小浣向来学习成绩好,大凡学习成绩好的人,观念都"主流"。参加工作后,我希望他多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所以建议他读张中行。张中行读书做学问都喜欢"存疑",他曾引用培根的话说:"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20世纪80年代,耄耋之年的张中行应《读书》杂志之约,写散文,没想到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