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以王朝兴替为专题,对比分析了香港与内地的中学《中国历史》教材中所存在的差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吕赟  殷晓峰 《教书育人》2007,(11):53-53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名君之一,魏征死后,李世民亲临吊唁,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由此可见,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开启"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事,主要因为他善于"照镜子",以人为镜,广开言路.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国民党军官身佩短剑.人们称之为“军人魂”短剑.或称“中正剑”、“成仁剑”。“军人魂”这个称号,最早见于庐山军官训练团。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产业升级,并最终通过发行数字内容获得足够盈利——这是可见的将来我国乃至全球许多国家发行业面临的最根本大势。有些工作也许更加迫在眉睫,还有些工作更加有趣或者能够负载更多意义,但是与之相较,它们只是局部战役,而前者是一整场攸关兴替的战争。  相似文献   
15.
第三章 在中日关系中处理历史认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历史认识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影响、地位和作用 一、该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和处理的艰巨性 事实上,历史问题一直存在中日关系之中。因为,日本发动的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Ft本国内总有一部分人否认那场战争的侵略性质而已。但是,不管如何粉饰和否认,“二战”的历史事实是无法抹去的;因此,就此角度来讲,关于“二战”历史的认识问题将长期存续。本文第二章第一节部分,分析了中日关系历史认识问题的成因;由此得知历史认识问题形成的复杂性,正是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历史认识问题在中日关系中将可能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6.
方言的兴替     
说到方言,有些很耐人寻味的问题。说方言到底算不算一种“土”的标志,这个问题是不能简单回答的。想想上世纪80到90年代初广东话的那种飞黄腾达的地位,就不好以“土”不“土”来评价方言了。  相似文献   
17.
<正>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我乘赴京开会的机会,来到风光秀丽的北京西山脚下的中央档案馆,查看到被列入延安整风文献的《甲申三百年祭》的有关档案史料。由此引发了我对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是如何诞生的?又是怎样被列入延安整风文献这一  相似文献   
18.
    
"史"是什么?如果出一道题,用什么词汇去形容"史"最恰当?我认为很难很难,因为"史"的内涵博大精深,每一个人所处的地位、环境、身份不同,对"史"的认识也就不同。"那都是以前的事",平平淡淡一句话,是老百姓通俗的归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则是古代帝王一言九鼎的总结。对"史"的关注不仅仅是史学家的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开始于1895年,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占据中国思想界主导地位的是维新变法思想。从1903年起,随着客观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加之孙中山加强了反清革命思想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才逐渐衰落。待到1905年《民报》创刊并同维新改良派展开思想大论战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完全取代了维新变法思想,而占据中国思想界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决不是一个“普通国家”,因其全民一致的特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进取精神,加上日本人盲目冒进的性格,一旦方向错误,日本对于世界的破坏性巨大。日本能否正视历史,切实以史为鉴,妥善处理“历史认识问题”,不仅与日本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密切相关,还直接关系亚洲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