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11月20日,教育部在沪直属的十所高校联合发起的上海研究生专场供需洽谈会在东华大学举行。本次招聘会共有200多家单位参加,提供了近5000个岗位,但却吸引了3万余名研究生和部分本专科毕业生。招聘现场人山人海,一位乐观的求职者幽默地形容道:“招聘现场胜战场,人都快被挤成挂历了”外面虽然已是深冬,场内气氛却如火如荼,一踏入招聘现场,就立刻能感受到众学子的紧张情绪。在“您认为招聘会中怎样做才能突出重围、获取进一步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的访谈中发现,求职者对此有两种不同的内隐看法——“出身论”与“素质观”。所谓“出身论”指…  相似文献   
272.
在五代宋初,募兵制度的盛行、文官制度尚未确立的背景之下,武人专政迭起,社会各个阶层的身份发生了迅速的变化,特别是社会中下层身份的人群可以通过这一动荡时期的途径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属性,成为社会垂直流动大幅度加快下的受益者。文章对于五代宋初的武将群体的出身环境、个人所具备的才能和他们得以成为武将的流动途径进行分析,希望把当时各阶层出身武将的流动过程以动态的角度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73.
苏东坡是宋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年少时.在父亲教诲下.就勤奋好学.小小年纪竟然达到出口成章的地步。因此常受到别人的称赞。时间久了.苏东坡渐渐地骄傲起来。为了表示自己博学多才.他在大门口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识遍天下字”.下联是“读尽人间书”。  相似文献   
274.
解玺璋 《成长》2007,(5):92-94
长久以来,我们对培根的了解一直局限于他是一个哲学家;他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后来成了人人皆知的格言。据说,他出身贵族,父亲是伊丽莎白时代的大印守护者,母亲也是当时的才女。  相似文献   
275.
年年严阵以待、动静极大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当然不是一回事。不过,要是抛开本质看现象,或许也会有一点古已有之的感慨。科举制度,自然有它的弊端,有  相似文献   
276.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就连《儒林外史》  相似文献   
277.
学堂奖励出身制度是清末教育变革的产物.从其诞生伊始,新教育即面临着严重的生源和认同危机.为鼓励兴学和就学行为,清政府对高等小学以上的学堂毕业生进行某种出身奖励.学堂奖励出身制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清末新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清末以来的学风等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78.
赵克礼 《收藏》2013,(13):122-124
西安新发现的清代嘉庆本《三苏全集》,不仅在专门保存和研究苏氏文献的四川"三苏博物馆"中没有收藏,即"遍访国内外300多家图书馆","收录宋人著作10000多种"的《现存宋人著述总录》中也未见著录,极有可能为国内孤本。西安新发现一部极为罕见的清代嘉庆本《三苏全集》。该书刻于嘉庆丙子(1816年)至嘉庆庚辰(1820年)年间。全书94卷、48册,书前有道光五年(1825年)陕西眉州知州徐陈谟所作刻书《序》,卷末为王之俊跋。  相似文献   
279.
严俊是业余名手出身,冲击力十足。2013年威凯房地产杯一级棋士赛中获得冠军,晋升为象棋大师。1.炮二平五…………严俊先手布局几乎都是中炮,印象中五七炮进三兵的时候居多。1.…………马2进3  相似文献   
280.
马景政 《收藏界》2013,(4):43-46
这对光绪浅绛彩瓷琮式瓶(图1),一只是京城老友的陈年庋藏,一只是广东旧识的新纳之物。2010年(农历庚寅年)初冬,这对久别的"原配夫妻"戏剧般重逢了。再看琮式瓶上的落款时间—"庚寅岁季夏月",又是庚寅年。又是庚寅年,斗转星移,两个甲子过去了,这对琮式瓶在颠沛流离中见证了一百二十年的世事沧桑。团聚之日,却依旧温润似玉,色艳如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