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张凯 《精武》2003,(1):40-41
1.预备式 甲(着白衣者)右乙(着黑衣者)左,相对而立,抱拳拱手,以示礼让,目视对方(图1)。2.冲天炮 甲上右步,用右拳冲打乙头部,左拳置于左肋间,拳心  相似文献   
102.
王敬爱 《武当》2015,(1):26-28
在太极拳界,素有"教拳不传胯,传胯师父差"之说,由此即可显见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拳论说:"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而胯是腰腿转换之机枢,胯关节不灵活,不松沉,腰腿就很难顺遂。《十三式歌诀》第一句就是"十三总式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只有腰胯松沉了,才有利于气沉丹田和劲达四梢;只有腰活胯开了,才能使下盘稳固,动作协调,周身灵活。一、腰胯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心为令,气为旌,腰为虫,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致于缜密矣"。这就是说,要以腰胯为主宰,由意识来指导太极拳的运动。打太极拳,难就难在如何正确运用腰胯。因为在练太极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3.
捶丸运动是我国古代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这项运动早在宋朝时候就已经很流行了,到了金元时期发展到鼎盛,到了明朝时期却略显衰退,但是在宫廷内部还是甚为流行,特别是获得皇帝们的喜爱。本文仅从描绘明宣宗的捶丸运动的一幅《宣宗捶丸图》入手分析和探讨明朝时期明宣宗对捶丸运动的喜爱,借此解剖明代宫廷运动的娱乐方式。  相似文献   
104.
张凯 《武当》2008,(2):33-36
(接上期) 八、回身肘 34、预备式 甲乙双方各自抱拳于两肋间,拳心朝上,面对面立身站定,目视对方(图34).  相似文献   
105.
关于门球的起源,目前大约有三种说法,一是门球源于中国唐代,是由当时一项名叫捶丸的运动发展而来;二是门球源于日本;三是门球起源于13世纪的法国,原为Croguet(槌球)。上述三种说法,第三种接受的人比较多。起源于中国说先说捶丸,它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  相似文献   
106.
张凯 《武当》2009,(10):34-36
十、捋手压肩肘 37、上步劈头掌 甲右乙左,甲方向前上左步,抢先抡动左臂用左掌劈砍乙方头部,力点在掌沿,目视劈头掌,右手下垂于体右侧。乙方向前上左步于甲方左脚前的同时,左掌自下而上拦截甲方劈头掌,力点在左腕外侧,目视拦截手。甲乙双方两手相交,乙方右手斜垂于体右侧后方,手心朝后(图37)。  相似文献   
107.
该研究以蹴鞠、马球、步打球、抛球、捶丸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和考释涉及宋代“球鞠之戏”的文献史料,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探究球戏在宋代发展至鼎盛的人文社会环境原因,立体化了解宋代球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剖析宋代球戏文化特征,进一步丰富填充宋代球戏研究版图。研究发现:(1)宋代球戏开展具有时间上的节令性、空间上的聚集性和参与人员身份多元化的特征;(2)用具制作中呈现专业化、球具样式多元化和球戏衣着服饰标准化的特点;(3)具备制度化球戏规则、规范化运作机制和创新性球戏规则。研究结论:宋代球戏文化呈现三点特征:创新性及发展性;娱乐性及兼容性;约束性及和谐性。  相似文献   
108.
张凯 《武当》2005,(8):30-32
三皇炮捶实战攻防技法,内容丰富翔实,重在技击实用,是中国传统武术在徒手搏击贴身近战时的实用技法。它包括了腿法、步法、身法、手法、拳法、擒拿术等人体四肢八节在实战对抗中的应用技术。并且在实战理论上采用新颖别致的笔法,通过每一组合的后面,用技击要领说明或解析的形式,发挥了本组以外的技艺内涵和理论性的讲述,丰富充实了本文所介绍的图解和文章,便于广大习练者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9.
“以姿势助说话”是毛泽东同志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而作为以开放性的沟通交流为手段的屏幕主持来说,“以姿势助说话”的特点就更为突出了。这种体态语言上的“多色调”表现,往往成为他(她)们的主持风格,甚至是整个栏目的鲜明标识。  相似文献   
110.
张凯 《中华武术》2004,(8):22-25
甲右乙左,乙方向前上左步,用右拳自下向上,冲打甲方头部,左掌附于体前,掌心朝右,目视右手拳。甲方迅速用右拳自下向上拦截格挡,将乙方击头拳挂开。左拳附于右腋下,拳心朝下,目视格挡手,同时向前上右步,于乙方在脚前(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