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30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李恒熙、李恒威、罗慧怡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人类的心智现象可谓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意识体验如何产生,它与脑神经活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认知科学研究的主要焦点之一。尽管已有太多的论文和专著试图阐述和回答这些问题,但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本杰明·里贝特的著作《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不可不读。该书的文笔清晰凝练,对实验的描述具体严  相似文献   
292.
<福陵觉尔察氏谱书>详细地记录了觉尔察氏家族,尤其是福陵觉尔察氏繁衍发展、世系变化,并附有大量珍贵的奏章原案、奉天诰文等,具有相当的文献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93.
参考Kosslyn和Kerr等人的心理实验,采用心理扫描的研究方法,让20名明眼学生和20名盲生看或触摸二幅不同的图画,然后记录被试扫描表象时的反应时,并要求被试在扫描完成后报告其扫描过程。结果表明,盲生在对触摸觉表象进行扫描时,也表现出了距离效应;盲生触摸觉表象扫描与明眼生视觉表象扫描之间在反应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象扫描中可能需要表象投射及相应的手部运动。  相似文献   
294.
跨文化敏觉力被认为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首要条件,而进行跨文化敏觉力培养的首要步骤便是跨文化敏觉力的调查与评估。该论文基于陈国明和Starosta关于跨文化敏觉力的理论,应用其设计的跨文化敏觉力量表,从大学文、理、工科学生中分别抽取样本来评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敏觉力。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发现了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跨文化敏觉力的五个维度上的具体表现,并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敏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95.
在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遇到心理困惑的学生或者老师.由于自我保护、焦虑、紧张等原因,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语言简明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惑和情感,导致咨询关系难以建立、咨询周期长或者咨询效果不明显。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用“搭桥咨询”突破这一学校心理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296.
"觉知"这一概念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领域的引入,为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提供了新的方法。现阶段,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相继开发出了一系列"觉知"工具,这些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觉知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行为、认知、社会性交互三个方面。对计算机环境中的觉知工具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两个核心问题:如何产生可供学习者觉知的信息;如何让学习者对觉知信息产生觉知。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觉知信息可能会造成的对学习者隐私的侵犯、对学习的干扰、信息过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97.
为了揭示人体热反应机理、分析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通过对身体7个不同部位的冷刺激,开展了对人体主观热反应的实验研究(取94个样本),并建立了整体热感觉预测模型.为消除各部位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影响,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获得不同部位刺激工况下的主成分.然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得到7个部位的权重系数.最后,基于此权重系数建立整体热感觉的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躯干和肢体末端表现出不同的热反应特性,局部对整体热感觉的权重系数在物理意义上为一综合反应量,并且不同部位的权重系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98.
目的:通过使用不同频率的振动训练方法,对以下肢为主的篮球专项运动员进行8周分组训练,观察比较振动训练方法对本体感觉的作用效果。方法:受试对象选取相同专项、身高体重年龄相近、训练水平及年限接近的成年男性篮球运动员共27名,分为对照组、次高频(45 Hz)振动训练组、中低频(30 Hz)振动训练组等三组,测定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前后实际膝关节(右侧)角度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之后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训练组的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方案与正常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膝关节位置觉呈显著性差异,且8周后采用次高频振动训练组比中低频振动训练组在本体感觉提高方面呈显著性差异,尤其在45°角度差异更明显。结论:1)两组不同频率的振动训练都使受试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关节位置觉)出现增强的效果。2)次高频(45 Hz)振动训练比中低频(30 Hz)振动训练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提高的效果更显著,尤其在45°差异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99.
"语觉""学得"和"习得"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三个重要的概念,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会对成人外语教学实践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0.
本文作者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前庭功能适应性训练的实验与对照教学研究.研究表明,前庭功能适应性训练对晕动病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具有正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