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绘画爱好者,他习惯于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并且努力想成为一位非凡的画家。虽然他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着,但却始终不能在绘画上取得什么好成就。然而,幸运的是在他习画的同时,也酷爱文学,渐渐地,歌德发现自己更擅长于用文字的方式来表现心灵和思想。不知不觉中,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写作上去。  相似文献   
102.
《西厢记》是元杂剧作家王实甫最成功、最辉煌的现实主义古典剧作,它之所以蜚声文坛,独步古今,被誉为“爱情剧之冠”而“天下夺魁”,除了文辞华美、诗意浓厚、抒情气氛浓郁、情节曲折有致、戏剧性强等特点外,还因其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特别是通过这种心理描写,塑造出了血肉丰满,真切动人的莺莺形象。  相似文献   
103.
红塔区。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的故乡,人才辈出,誉满天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又一枝红杏出墙来,她就是彝族女剧作家普凤坤。  相似文献   
104.
戚俊丽 《现代语文》2005,(12):40-40
我们通过对现代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作品<雷雨>的学习,很容易察觉到剧中两个重要的女性繁漪、侍萍被称为周繁漪、鲁侍萍,她们都分别用了其丈夫周朴园、鲁贵的姓.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国女性的称谓及其所反映的封建思想意识和等级观念做一下梳理和深入地探讨,因为"周繁漪、鲁侍萍"并非个例,类似现象在同时期的其它文学作品中也普遍存在着,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深刻体会作品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5.
莎士比亚     
《中文自修》2006,(1):F0002-F0002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  相似文献   
106.
马斌 《神州学人》2001,(3):34-36
50多年前,美国人埃得加·斯诺在《活的中国》一书中认为30年代中国有两位最重要的剧作家,一位是曹禹,另一位便是李健吾。而对一些人来说,李健吾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或许有的人能记起他的散文──《雨中登泰山》,那篇优美的散文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李健吾早年曾赴法留学,游历欧洲。他写过许多思想、艺术俱佳的戏剧、散文、小说和评论,并在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上做了大量工作。 乱世将门之子 奔腾的黄河水绕过苍莽的中条山,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一路向东流去;放眼四望,远处一座座小山似的盐堆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闪光,…  相似文献   
107.
漂泊京城 《成长》2006,(8):87-89
1879年3月18日早晨,16岁的文科中学学生施尼兹勒正准备上学,他父亲声色俱厉地把他叫住,举着一个红色封面的日记本大发雷霆。35年后,已经是奥地利最负盛名也最垦争议性的剧作家施尼兹勒在自传里回肺那个清晨,说:“一本日记被发现了,当然是最新的那本一提及艾米莉的。”艾米莉是施尼兹勒最初的相好,也是第一个与他做爱的女人,在日记里,“年轻的施尼兹勒鬼鬼祟祟而不谨慎地剖白了他一些早熟的性探索一但女主角不只是艾米莉一个。”  相似文献   
108.
海外文坛     
●英一作家改写莎翁经典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之一。他善用排比、反语等修辞形式,言语结构严谨、华美精致。然而5个世纪后,艰深晦涩的古英语成为年轻一代阅读莎翁经典的普遍障碍。为使青  相似文献   
109.
精神分析学派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器期(大约3~6岁)的后期,将经历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著名剧作家索福克罗斯的《俄狄浦斯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俄狄浦斯的王子,讲述了他没有逃脱预言而弑父娶母,最后落魄流浪的故事。而狭义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中心思想就是男性儿童(或成人)内心弑父娶母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0.
著名剧作家夏衍、于伶与郭沫若都是好朋友.1942年于伶过37岁生日,夏衍即席赋<赠于伶>七绝一首:"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几吞声.杏花春雨江南日,英烈传奇说大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