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刘家忠 《兰台世界》2007,(11S):63-63
丁耀亢(1599-1669午).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木鸡道人等,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续金瓶梅》是丁耀亢的小说代表作。该书承袭《金瓶梅》而来.书中杂以淫秽描写,后来成为禁书。也有人曾更改书中人名及回目,删削成《隔帘花影》,又名《三世报》,书尚未完,就以淫秽被禁。但淫秽并非此书遭到禁毁的真正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2.
《青年记者》2006,(16):5-5
合成胰岛素为何无缘诺奖?《新京报》载,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研究一直被喻为破解生命之谜的关节点。胰岛素是蛋白质的一种。由此,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但为什么胰岛素这么一个复杂的东西合成了却没有获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73.
基督教与佛教精神作为中西方文化与文学的灵魂始终显示着其深厚的意蕴,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西方作家们的创作,从原罪说以及忏悔意识两个主要方面分析宗教对曹禺与奥尼尔两住剧作家的影响,从而指出宗教文化与作家们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74.
《晚安,母亲》是美国现代戏剧作家玛莎诺曼的代表作。该剧1983年在百老汇上映,即刻轰动全美,随后还获得了包括1983年普利策戏剧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该剧剧情非常简单:美国南部乡村的一个傍晚,杰西告诉母亲希尔马她要用父亲的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随后的90分钟里,母女俩就要不要自杀不断争论。杰西努力安排自己自杀后母亲的生活、母亲满怀深情地劝阻女儿,却无法阻止女儿的做法。最终母亲所有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一声刺耳的枪声宣告了杰西的死亡。  相似文献   
75.
《西厢记》是元杂剧作家王实甫最成功、最辉煌的现实主义古典剧作,它之所以蜚声文坛,独步古今,被誉为“爱情剧之冠”而“天下夺魁”,除了文辞华美、诗意浓厚、抒情气氛浓郁、情节曲折有致、戏剧性强等特点外,还因其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特别是通过这种心理描写,塑造出了血肉丰满,真切动人的莺莺形象。  相似文献   
76.
世界文学史,[英]约翰·德林瓦特主编陈永国、尹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约翰·德林瓦特(John Drinkwater,1882-1937)是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评论家和演员。作为20世纪初期英国文坛的一位活跃人物,德林瓦特与哈代、T·S·艾略特、曼斯菲尔德、高尔斯华绥等人均有广泛交游。他还编辑过文学史和多种文学选集,并为许多书籍撰写过导读,显示出卓越的编辑才华。德林瓦特主编的两卷本文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77.
春风吹开了什刹海湖面的坚冰。湖畔,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上却“寒气凛凛”,“杀声震天”……,根据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九三年》,经紧张排练后,作为国家话剧院2004年首台剧目,终于与观众见面。这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剧,成为国家话剧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话剧之一。剧本的改编者曹路生,是一位充满激情的剧作家,他从雨果作品波澜壮阔的历史浪涛中,读出了美丽的自然、宽厚的哲理、朦胧的遐想和动情的诗意。在剧本中,他保留且增强了诗的语言,力求充分展示雨果语言特有的魅力。雨果原著中有不少短句式的排…  相似文献   
78.
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剧作家的剧作,能像曹禺先生的《雷雨》一样久演不衰。它从诞生的三十年代直至今日,依然是中国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宠儿。剧本除了以错综复杂的矛盾、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吸引人外,更以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吸引观众。曹禺曾在谈《北京人》的创作体会时说:“一切戏剧都离不开写人物,而我倾心追求的是把人的灵魂、人的心理、人的隐秘、内心世界的细微感情写出来。”  相似文献   
79.
《长亭送别》选自元代具有“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杂剧作家王实甫之《西厢记》。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曲词之美和谐统一,造就了王实甫“文采派”代表作家之美誉。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元素是意象,且不说整曲《西厢记》“满园春色关不住”,单摘其“红杏”一枝——《长亭送别》的意象美,与君共同摩玩品味一番。  相似文献   
80.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文化名人先后聚集到陪都重庆,他们时相过从,吟诗作对。大剧作家老舍,极为赏识女作家风子,对她的作品颇多称誉,对她的言论观点,亦常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