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29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88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吴宪民 《精武》2003,(3):26-26
心意六合拳乃古之拳学,式简意赅,变化万端。前贤英明,谱论阐发理义明白,使后人学拳不致走弯路,故历代名家辈出。今朝古拳空前繁荣,各派传人纷纷著书立说,其中有厚积薄发中肯之论,亦不乏私心臆断糟粕妄语,徒使好学之人无所适从,或者过于偏信一家之言,失之偏颇,空受其害。  相似文献   
993.
太极螳螂拳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林 《精武》2004,(6):15-15
一、太极螳螂拳名由来 螳螂拳发源于山东莱阳,后在胶东半岛形成四大流派,即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此外尚有一些小的流派如勃手螳螂等。流传于烟台、莱阳之外的螳螂拳流派更多。  相似文献   
994.
燕侠 《中华武术》2004,(2):30-30
2003年12月27日,首届北京香港意拳交流会在北京市武协中意武馆举行。来自香港中意武馆的13名意拳爱好者,在林德富主席的带领下,与北京中意武馆的学员进行了友好的切磋交流。京港两地的意拳爱好者,各展所学,推手较艺,气氛激烈紧张。在比赛交流中,北京中意武馆馆长姚承荣先生为香港朋友做了意拳推手、技击的指导和示范,博得了在场的意拳爱好者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995.
沈勇武 《中华武术》2004,(12):27-27
许多拳种,特别是太极、八卦、形意为主的内家拳,在与人交手时,均主张“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这句话应如何理解,临战又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996.
王寿山 《武当》2004,(1):15-15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拳时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掌握与运用好呼吸。  相似文献   
997.
武兵 《武当》2004,(9):36-39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998.
霍文学  李会宁 《精武》2004,(3):13-15
八极应手拳是霍氏八极拳中很重要的拳法之一,它与霍氏八极拳中的“八大开”具有同等的技击作用。应手拳的套路是霍殿阁先生早期在天津任教期间所创编的。  相似文献   
999.
杜子宇 《武当》2000,(5):13-15
李派太极拳,对应“三才”,而成“三盘”主拳。但就其劲势特点,无非刚柔两架,密合阴阳相抱的生化机理。柔架的代表是天盘拳,它相应三十六天罡,故成三十六式。天为圆为阳,但取阳中之阴,故其风格绵柔、和缓、缠转、轻灵、圆活、流畅、温文尔雅,武林称其为“文太极”。但观其文,文中藏武;看其至柔,然柔中寓刚。它文火温养,突出心法,重在“留意”,运化精微,意在聚精固气凝神。循经走脉,畅达气机,融通一身,呼吸细匀绵长,密契开合动静。它讲究内外一气,拳功合一。刚架的代表是地盘拳,即“八法奇门拳”。  相似文献   
1000.
闾山清泉 《武当》2005,(3):36-36
一、戚家拳简介 "戚家拳"相传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所创,但这却仅仅是传说。具体这套拳法是否真的来源于戚继光,已无法考证。近代传承有记录的人是1930年代的寇祖师,河北沧州人氏,不详其名,自号"三爷",伪满期间在辽宁省阜新煤矿做苦功,将此技传给朱云天师祖,解放后,朱云天师祖在锦州将此技独传柳德恩先生。柳师以此技而获"神拳柳"之美誉,传人颇众,余幸居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