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教育   3965篇
科学研究   458篇
各国文化   90篇
体育   1805篇
综合类   293篇
文化理论   57篇
信息传播   93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738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作者把地方风情上升到了地域文化的高度,达到了乡土文学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2.
岭南俗信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民间文化,它与道教存有亲缘关系,其俗性率朴、巫俗庞杂契合道教的文化精神,其图腾崇拜、神仙信仰与道教信仰一致,有利道教的南传发展。汉晋时期,岭南成为中国道教的重镇,亲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3.
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处,在"知生知死"的终极意义上,个体有限生存面对无限广袤世界,对生命的意义进行形而上的追问,以此确定人生的价值取向、处世态度,这是陈染在小说领域坚持的一个可贵姿态,亦是中西文化的一个敏感的交接点.我们发现,经历了文艺复兴,经历了启蒙运动,科学和理性发达与伸张,进入现代化的西方世界,并未获得精神的平衡与满足,依然保持着对生命形而上追问的焦灼和对精神家园的瞩望,"生命不堪承受之轻".陈染以其聪慧和敏感,率先探足在寻找现代人精神家园的道路上,并在这条精神探险的道路上走得心事重重、困厄重重.  相似文献   
114.
白居易是唐代创作最丰的大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在世自辑诗文集的著名诗人。白居易之得名,"在《长恨歌》一篇"。虽然,《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创作旨归不同,但其讽劝倾向与白居易《新乐府》之《李夫人》相同,并且《长恨歌》之感伤与白居易《寄湘灵》诸诗之情爱自伤一致。由于《长恨歌》产生于"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之时,所以,笔者认为,白居易《长恨歌》是古今帝妃婚恋与个人情爱自伤的产物,亦即古今三重婚恋悲情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5.
意象与文化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分析比较《夜雨寄北》一诗的几首英译文本中意象处理,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对同一意象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要再现原文的精神与内涵。  相似文献   
116.
分析了我国南方山区农业的发展环境与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了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7.
不知是萧红的有意安排,还是她潜意识的孤独使然,但不管她创作时的思维过程如何,摆在我们面前的创作成就却是大家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那就是萧红在她的《呼兰河传》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处在荒凉世界中的寂寞人群。如果说《呼兰河传》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茅盾语),那么它展现  相似文献   
118.
一所学校的品牌策略——教育经营之“棕北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与当地政府联合,争取政策、土地;其次,理顺机制,把我校的化本土化;再变本土资源为本土资本……3个人:校长、财务、教育教学管理,一个学校的化和100万资金,3到5年就可以激活一所‘休克’学校,或办出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19.
美国是冷战的竭力推行者,为了将触角伸向中东,扼止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美国将新独立的巴基斯坦纳入了美国的冷战网络;而巴基斯坦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也积极争取、主动接受了美国的“援助”.经过多方努力,凡番周折,美巴终于结盟。然而,美巴双方却并没能如其所愿,特别是对巴基斯坦来说,反而是得不偿失,更留下一块难以抹掉的伤痕.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