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98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51.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小说家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这是种自我颠覆的方式,或者说也是一种自我首肯的方式,福克纳故意留此悬念引发人们去深思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因此解读“玫瑰”的寓意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文章从玫瑰的花与刺入手,从清教传统文化、南北差异、南北战争后的南方贵族等社会历史因素来解读“玫瑰”的隐喻。  相似文献   
152.
历来学界对于庾信的关注甚多,而对同样“牢笼于一代”的王褒论及较少。王褒的文学成就虽略逊于庾信,但他作为琅邪王氏的后代在北周的影响力却是超过庾信的,他在推动南北文学交融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王褒诗文风格在人北前后颇有不同,人北后的作品无不充满了羁旅之恨和乡关之思,呈现出雅健多悲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3.
三大逻辑源流中关于命题的谬误具有一些共同点,反映了人类思维的一致性,研究谬误的目的都是为了在辩论中取胜,大多都是违反了语言和矛盾律的谬误,语用色彩浓厚。但也有差异性,其抽象化程度不同,判定标准各异,谬误产生的原因也不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4.
唐朝的李泌是个很好玩的人。说他是隐士吧,他出入于魏阙皇宫;说他是官僚吧,他又常常处于山林泉下。隐时学道练功,成就了一副仙风道骨;仕时经时济世,甘当了一个马奔牛走;傲时敢与  相似文献   
15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针对感受南北差异和教材63页的两幅图(我国南北方冬季1月和夏季七月的平均气温图),原来的设计意图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在比较我国在自然、文化等方面特征差异较大的区域中,体会人们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但预设的教学情境却出现了偏差,生成了许多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视角,通过济宁方言词考察济宁文化的融合性,继而发现济宁文化具有南北融合性、民族融合性特点,济宁人变通、宽容的性格特征与济宁文化的融合性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57.
琉球写本《人中画》的与事介词替可表达与事范畴的受益、相与和指涉三种关系,这与当时的北京官话不同,而与今天的吴、闽、粤、客等典型的南方方言与事介词的功能分布相平行。典型南方方言保留了古代汉语使用一个介词通表与事范畴三种关系的用法,北京话、西北方言和普通话却不存在这种现象,而用不同的介词来表达,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具有方言类型学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8.
程大位是明朝著名的数学家,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发明了珠算以及编纂了《算法统宗》,程大位的出现,给科学技术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彩,也使珠算文化在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也促进了亚洲其他国家数学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9.
唐中宗李显身世显赫,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儿是皇帝,更要命的是母亲还是皇帝,于是史书称他为:六位帝黄丸。  相似文献   
160.
“中宗反正”事件后,朝鲜中宗三次遣使明朝请求被册封为朝鲜国王。在这一过程中,明朝一方面将朝鲜认定为礼义之邦,可以用礼义观念进行要求,另一方面又视其为“外国”,对其内政不多做干涉,体现了一种较为矛盾的心态。朝鲜在请封事件中出于现实需要,以欺骗手法获取明朝的册封,对礼法制度造成了破坏。而朝鲜籍宦官在此事件中的巨大影响则是与刘瑾等宦官集团在正德初年的专权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