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8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卡夫卡与鲁迅的共同性表现在:在失去信仰的时代,他们是寻路和流浪。他们通过对自我、苦难和死亡等生存困境固执的探求和表现,成了死在路上的永恒,20世纪的良知。然而,不同的创作目的,使卡夫卡成为弱的天才,鲁迅成为真的猛士。  相似文献   
12.
谢鹏 《中学生百科》2011,(23):26-28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诗人赫塔·米勒。米勒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移居西德,现居柏林。1982年,她出版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之前曾多次获得德国的文学奖项。2009年米勒的获奖,也是继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席姆博尔斯卡之后,又一位女性以诗歌获得此殊荣。  相似文献   
13.
尼采对卡夫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凡论及卡夫卡的著述都会提及这一点。尼采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曾描绘了一个“永远的饥饿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周琳 《世界文化》2009,(8):24-25
你也许梦到过这样的情景:险峻的山在你面前巍然耸立,你用尽全身的力气攀住垂直的岩石,然而,一次又一次地,你滑了下来,跌进万丈深谷;你也许还梦到过这样的场面:你处在喧嚷的人群,向你投来的目光充满嘲弄和敌意,你想要说话,你想要辩解,你想要表达自己,然而,你喑哑的嗓子发不出任何声音,你看着所有的朋友越走越远,却挪不动一步;  相似文献   
15.
摩卡 《网球》2008,(7):48-52
2008年5月,安娜·伊万诺维奇的法网之旅还未开始时,美国杂志《网球周刊》上刊登了一篇人物特写,题目为《别让性感的笑容迷惑了你》。作者想要提醒大家冷静地认识安娜,对她的关注不应该只停留在那张美丽的脸庞上,更要关注她在网球场上的表现:"她将在巴黎掀起一股风潮。"文章作者乔尔·德拉克说。一个月后,德拉克简直成了伟大的预言家,因为他说对了,而且20岁的姑娘不仅赢得了巴黎的宠爱,更重要的是,她已经开始统治WTA,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强调理性、突出理性时,我们却越来越不会思想了;当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保险”时,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经济,乃至生命反而越来越不保险了;当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卫生时,我们的健康反倒越来越成为问题了。“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可以没钱:什么都可以有,但不可以有病。”  相似文献   
17.
北大黄子平教授在刘绍铭先生的《蓝天作镜》一书的序言中这么说:"爱读刘绍铭的随笔,读时每每羡慕,乃至嫉妒,他一篇又一篇,起得像这样的上好题目:《卡夫卡的味噌汤》《蕃薯破腿多》《驴乳治相思》……题目起得‘响亮’(有声有色),文章已是做好了一半。"手里捧着一本刘先生的书——《冰心在玉壶》,于是,我急匆匆地翻看其目录,心想书中文章的题目该是如  相似文献   
18.
突然不知该用什么词来赞美你。你有蜿蜒舒缓的青春石板路,你有古拙淡雅的吴门画派.你有清新秀丽的满湖荷花,你还有曲径通幽的长廊。你积淀的文化不可胜数,在华夏文化中独秀一枝,可我却在志愿书上毅然填了别的城市的名字,背起行囊,远走他乡。  相似文献   
19.
好书推荐     
无明 《新闻世界》2005,(3):71-71
《无知》;《春天没有卡夫卡》;《夏洛的网》。  相似文献   
20.
有时候我们面对伟大作品,只能保持沉默。尤其是一些经典的短篇,我们更是无法言说。比如卡夫卡,比如博尔赫斯。但我还是兴趣盎然的漫步在博尔赫斯的“迷宫”,希望寻找到他得以创作成一个学经典的谜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