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2篇
  免费   2篇
教育   1847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必然特性。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造才能的多样性,艺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本身的多样性,都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史记》的艺术风格,即呈现出丰富多彩、无奇不备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2.
史记》是对古代历史的一大总结。它首创纪传体,便可不朽。其为著,详占资料,开以金石作史料之先河。这种方法,实旷古所未有。《史记》绝大部分为研究西汉以前所必需之资料,且司马迁具有远大并进步之历史见识,故虽成于汉代之书,若论其价值则不惟空前,即后世之作亦鲜有能与之匹配者!《史记》多奏不谐之音,统治者对其多有不满。不过,正统人士一方面认定《史记》"是非颇缪于圣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迁有良史之才,其书乃实录一部——光从此义就有深入研究《史记》之必要。尤其是司马迁之精神,更应是今日为学者之楷模。  相似文献   
143.
“论赞”是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如《左传》中的“君子日”,《史记》每篇末的“太史公日”等。研究《史记》人物传记的特点,可以依据高中生认知和学习的特点,选择从研读“论赞”部分切入,用中心问题做阅读的线索,引发学生对所读人物的兴趣,从而指导学生在深度阅读中体会《史记》的价值,培养学生文言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4.
<史记>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千人千面",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形象总是那么血肉丰满,神形毕现,淋漓尽致,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以大环境(历史背景、人物经历、主要事件等)作烘托背景,做到有详有略,紧扣人物性格特征,层层揭示成败原因,最终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45.
《春秋》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史记》本纪以《五帝本纪》为首、世家以《吴太伯世家》为首、列传以《伯夷列传》为首。《春秋》篇首和《史记》的三种体例,都以“让国”之事发端,表达了一种以礼让精神为内涵的道德史观。  相似文献   
146.
曹爽 《兰台世界》2011,(8):50-51
《鸿门宴》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涉及的姓氏、称谓、职官爵位等,充分反映了秦汉交替时期的审美趋向、社会风尚等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7.
郑金洪 《寻根》2011,(3):138-141
溯源 魏姓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以国为姓。据《史记.魏世家》等载,周文王第13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至裔孙毕万时被西戎攻灭,奔投晋国,成为晋大夫,因功受封魏邑(今山西芮城县),子孙以邑为氏,  相似文献   
148.
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时代最大的特点是“顺天地之纪”以治民。孙中山在宣传革命的过程中推尊黄帝,既有排满的意图,恐怕也是要弘扬黄帝的精神,即:“顺天地之纪”,而不是逆“天地之纪”,从尊重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着眼,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9.
<正>学完《项羽本纪》(苏教版节选),学生提了三个问题:(1)霸王别姬,"悲歌""泣下",谁人听得见得?如何可以记入史册?文学与史传的区别在哪里?(2)"本纪"记帝王朝政兴衰,项羽并未建立统一政权,如何可入"本纪"?(3)杜牧诗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自刎是否是怯懦的表现?这三个问题在课堂研习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涉及了阅读鉴赏、探究、评价诸方面,文言教学该如何应对?朱熹提出"深务涵养""玩味践履",目前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0.
古往今来,生活精彩;中西同理,文章文采。语文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要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笔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一直追求读写悟行“通贯”的语文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