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07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教育   85406篇
科学研究   5566篇
各国文化   49篇
体育   3158篇
综合类   1570篇
文化理论   98篇
信息传播   6760篇
  2024年   475篇
  2023年   1919篇
  2022年   1778篇
  2021年   2018篇
  2020年   2136篇
  2019年   1835篇
  2018年   761篇
  2017年   1018篇
  2016年   1337篇
  2015年   2278篇
  2014年   6923篇
  2013年   6208篇
  2012年   8052篇
  2011年   8851篇
  2010年   7412篇
  2009年   7396篇
  2008年   8574篇
  2007年   6583篇
  2006年   5689篇
  2005年   5710篇
  2004年   4482篇
  2003年   3608篇
  2002年   2881篇
  2001年   1990篇
  2000年   1341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课堂是师生共有的课堂,驾驭者是教师,效益的体现者则是学生。因此,课堂的灵魂就是师生间的良好配合,没有学生的密切配合,无论教师有多么高的积极性,有多么高的水平,也无法有好的教学效果,“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就似纸上谈兵。英语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92.
索质教育的步子越迈越大,作为语言教育的主导学科语文,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呢?  相似文献   
93.
任勇 《教育家》2004,(9):18-21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校长必须提高认识的高度。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深刻地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校长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符合中国特殊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4.
考试模式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三部分两结合”的考试模式能提高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95.
把每个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的小班化教育,作为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6年以来在上海、杭州等许多城市进行了试点,并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迅速推广.试点研究表明:随着每班人数的减少,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面大大提高,优质的硬件投入,作业实行"面批",个性化的教学等,使学生的潜能等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6.
中国舞龙运动的社会特性和价值功能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从历史、民族、体育和社会等学科的角度,揭示和探讨舞龙运动特定的历史性、民族宗教性、传统文化性、时代发展性及其自身具有的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健身娱乐、促进经济发展等社会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97.
对普通高校冰上课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艳国 《冰雪运动》2004,(9):23-24,47
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开放性教学是体育学科的一个特性,是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冰上课采用开放式教学就更具有它的独特性和锻炼价值.因此,笔者愿意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8.
99.
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但这种能力需要经过开发、训练.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