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23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学习幸福     
人生一定要幸福,怎么才能做到幸福呢?第一,要用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人大概有三个层次:物质跟欲望的满足,文明跟艺术、文化的层次,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越物质生活意义的层次。境界越高,视野越宽,困难就越小,也就会越来越感觉幸福。第二,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你跟所有人是一样的,但是内在是不一样的,幸福的感受决定在你的内心。"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  相似文献   
102.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初中生》2011,(33):20-21
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3.
文化散文(或曰学者散文》以其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深刻的思想见长,涉及历史文化和背景知识往往比较复杂,值得探究的问题很多,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因此,学生学起来无从下手,一头雾水,教师教起来也不着边际,找不到准确的切入点,只是人云亦云,更不要说有自己的切身感受。教完《道士塔》后,我自认为找到了能让学生比较轻松学好文化散文的教  相似文献   
104.
说“境界”     
梁启超说人类从心界、物界两方面调和结合而成的生活叫做人生。我们悬一种理想来完成这种生活,叫做人生观。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各有不同。这种不同的觉解即指其中包含不同的意义,构成人所有的某种境界。冯友兰先生将人所可能有的境界,由低到高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105.
课堂教学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正是因为它充满了变化,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能准确地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而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测"。对此,教师要能迅速、灵活、高效地作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处理,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的视角出发,引领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课堂氛围,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06.
古人写诗,尤其是作格律诗,遵循的基本章法是起承转合。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是: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下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格律诗中,绝句有四句,按顺序依次为起、承、转、合;律诗有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也就是一联。前两句是首联,称为起句,三四句  相似文献   
107.
历史风云凭借细节还原,历史的魅力在于细节。历史细节"盘活"了教师和学生,让课堂内容有血有肉,丰富灵动;让"课堂呈现"视角独特,充满个性;让"课堂境界"意在言外,育人无痕。关注历史细节,是为了更多地去关注"人",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让历史课堂在"人性光芒"的映照下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108.
教育正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它不仅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大众沉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当代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正义问题。本刊约请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正义的概念辨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教育正义的境界、课程内容的正义性以及教育结果的正义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义的教育政策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9.
于文波 《师道》2011,(2):46-47
一直很欣赏朱永新教授所说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之教学境界,但我对此只是欣赏和期待,而从没真正改变过,甚至素来觉得,对于枯燥无趣的数学来讲,这简直是一种近乎奢侈的幻想。可是就在这几天,我的想法变了。改变,是从参加这次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开始的。  相似文献   
110.
文章关是指文字作品中以写实为主的文章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普通文章与新闻文、应用文、学术文等专业文章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感文等变体文章所体现的美。文章作品的境界关中的意旨美、事料美和情感美之间既有区别,更有联系,它们都是文章作品的有机组成要素,如果其意旨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达不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和认识深度,就难以给人启迪;如果其事料不是足够的和必要的,或者不是最准确的和最恰当的,就难以让人信服;如果其情感淡漠暧昧,该爱不敢爱,该憎不敢憎,对真善美无动于衷,对假恶丑漠然置之,就难以使人感动。只有正确、深刻、鲜明的意旨关和真实、典型、新颖的事料美及健康、尚质、适量的情感美三者组成和谐的统一体,才有可能使文章作品臻于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