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不同年龄雄性小鼠进行研究,经七周有氧(游泳)训练,较系统的观察有氧运动训练对增龄小鼠的影响,研究认为:1)从3月到12月龄,心肌肌动球蛋白ATPase、肌球蛋白ATPase活性逐渐下降,增龄引起心肌收缩蛋白ATPase活性的降低.2)3月到12月龄,心肌SR Ca2+-ATPase活性也逐渐下降.3)8周游泳训练缓解了心肌收缩蛋白ATPase活性增龄性下降速度,改善了心肌肌浆网钙摄取功能的增龄性降低趋势.4)从心肌收缩蛋白及肌浆网ATPase变化看,老年期对一次急性运动的反应比年轻者更敏感,而游泳训练则能降低各年龄段对运动刺激的反应敏感性.5)8月龄,游泳训练对心肌收缩蛋白ATPase活性产生明显改善作用,而在12月龄游泳训练对SR Ca2+-ATPase活性的影响非常显著.在老年期心脏仍保持一定的可塑性而对运动训练产生适应.  相似文献   
22.
本文采用TCD技术,对120名从青年组到老年组的健康被试,在安静状态下主要颅内外动脉的脑血流动力进行测试,并对其中44岁以上的80名被武在75%HRmax强度运动中、运动后,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颅内外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顺应性呈不同程度的速减趋势,应用TCD技术对大脑中动脉进行定期监测,可以较好地评价老年个体脑血管的功能和防癌控状况,并以此指导老年个体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讨运动对长骨发育的作用机理,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100只生长期大鼠经3周、6周和9周的高、低负荷跑台训练后胫骨生长板中局部调节因子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周的跑台运动没有显著改变生长板中PTHrP mRNA的表达水平,而6周和9周运动后PTHr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低负荷运动组亦显著高于高负荷运动组(P《0.01或0.05);各组间对照组PTHrP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未出现显著的增龄变化.结果提示:运动可以通过改变PTHrP的表达水平来调节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活动,进而影响生长板的高度,调节长骨的纵向生长,但其具体的调节途径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4.
张军 《兰台世界》2011,(9):48-49
增龄所著《国语正义》文献价值巨大,在辑补三国时期已经亡佚的古注旧注,征引汉代郑众、贾逵等人的论说旧诂,校勘《国语韦昭注》的字句字词,订正历代文献传抄的失误不足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5.
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游泳训练方式,观察了增龄小鼠心肌收缩蛋白ATP酶活性、肌浆网SRCa2+ ATP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游泳训练和急性运动对其的影响。研究表明,心肌收缩性的增龄性下降可能与增龄使心肌收缩蛋白ATP酶活性、肌浆网Ca2+ ATP酶活性下降有关。运动训练能延缓增龄引起的心肌收缩蛋白ATP酶活性的下降并维持肌浆网Ca2+ ATP酶活性,但运动对这两种蛋白分子的影响存在年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6.
早期研究证明,在成人增龄过程中,体脂分布会从四周逐渐转移到躯干,而躯干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的增加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目的:构 建20~69岁天津男性体质指数和腰臀脂肪比之间的最优模型;探索20~69岁天津男性增龄过程中体质指数和腰臀脂肪比的肥胖敏感期。方法:2011 年1月至2013年12月募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69岁天津男性8 036名,测量身体成分及肥胖相关形态学指标,曲线拟合体质指数和腰臀脂肪比,并 确定2变量最优回归模型,探讨成年男性增龄过程中的肥胖敏感期。结果:(1)1~6次曲线的AIC 值和R 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4 001.93、0.849)、 (-24 265.13、0.854)、(-24 263.17、0.860)、(-24 289.44、0.866)、(-24 299.97、0.866)和(-24 298.51、0.860);(2)20~69岁男性体质指数增量峰值出现于20~24岁至25~29岁、35~39岁至40~44岁、50~54岁至55~59岁、60~64岁至65~69岁,谷值出现于30~34岁至35~39岁、45~49岁至50~54岁;腰臀脂 肪比增量峰值出现于20~24岁至25~29岁、35~39岁至40~44岁、60~64岁至65~69岁,谷值出现于30~34岁至35~39岁、45~49岁至50~54岁;(3)回归 拟合模型的判别系数大于0.7。结论:(1)5次曲线为20~69岁天津成年男性体质指数和腰臀脂肪比拟合关系最优模型;(2)天津成年男性体质指数和 腰臀脂肪比增量的阶段性变化提示,增龄过程中存在肥胖的阶段性敏感年龄,是体力活动及临床医学干预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7.
28.
为探讨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老年机体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以18月龄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大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小强度运动组、增龄对照组,另设3月龄对照组.运动组的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共训练6周,观察增龄和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血浆ET-1及血清MDA、SOD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增龄大鼠血浆ET-1、血清MDA水平与青年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血清SOD水平显著下降。经过为期6周的跑台运动,中等强度运动组增龄大鼠血浆ET-1、血清MDA水平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增强,而强度过大或过小的运动训练则对其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中国城镇居民身体脂肪分布及增龄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长发育和体力活动等的进行,人体的身体成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身体脂肪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选取济南、广州、成都和西安4个城市的3~69岁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DEXA对受试对象的全身及各部位身体成分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体脂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其中,男性分为3~6岁、7~29岁和30~69岁3个阶段;女性分为3~6岁、7~12岁、13~39岁和40~69岁4个阶段.进入成年后,我国城镇居民体重还在继续增长,但绝大部分是脂肪,男性约在88%,女性约在95%,而肌肉含量和骨矿物质保持平稳并略有下降.我国城镇居民身体脂肪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增龄性规律,男性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向心性聚集,随年龄增长全身脂肪的50%~60%含量聚集在身体躯干部位,四肢的体脂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性的脂肪随年龄的增长则主要向躯干和大腿两个部位聚集.  相似文献   
30.
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城市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规律及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对象:330名5~60岁城市健康男性。测试样本年龄段的划分除15~17岁和18~25岁各为一个年龄段外,其他均为每5岁一个年龄段,共11个年龄组,每组30人。研究方法:采用平衡仪、闭眼单腿站立测试仪和平衡木测试受试者的平衡机能;采用1 min仰卧起坐测试、背力测试和侧面身体动力柱桥测试等方法测试受试者的核心肌力。研究结果:城市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均呈现先增至某一峰值,后逐渐减小趋势;平衡能力综合值与核心肌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核心肌力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导致城市男性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