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1篇
教育   362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君姓纳腊氏[3].其先据有叶赫之地[4],所谓北关者也[5].父今大学士、宫傅公[6];母一品夫人,觉罗氏[7].君初名成德,字容若,后避东宫嫌名,改名性德[8].以今年乙丑五月晦卒[9].卒而朝之士大夫及四方知名之士避于京师者,皆为君叹息泣下.其哀君者,无问识不识,而与君不相闻者,常十之六七.然皆以当今失君为可惜,则君之贤之才可知矣.君年十八九联举礼部,当康熙之癸丑岁[10].未几也,予与相见于其座主东海阁学公邸,而是时君自分齿少,不愿仕,退而学经读史,旁治诗歌古文词[11].又三年,对策则大工[12].时皆谓当得上第,而今上重器君,不欲出之外廷,置名二甲,久之,授三等侍卫,再迁至一等[13].  相似文献   
172.
别号与心态——宋代士大夫心态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号大盛于南宋。笔者认为,宋代士大夫取号之因不外仕途多艰、玩世不恭、追求理想、崇尚隐逸四种。其间折射出宋代士大夫对政治,社会的深深失望乃至于崇尚社会退避、崇尚道德、贪图山水之乐等心态。上述心态使得宋代士大夫丧失了管理国家的主观进取精神和能力,其所带给封建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封建国家走向衰落乃至灭亡。  相似文献   
173.
古代的私塾     
私塾是我国古代学制中的一种类型,是私学的一种,与官学相对而言。据说孔子最早开创私学。他自行设学,曾出现弟子三千的盛况,打破了“学在官府”,教育由官方和贵族垄断的局面。到了汉代,一般地主、商人、士大夫为教育蒙童识字读书,都设立了私塾。私塾有高级和初级两种:高级的属于私人讲学组织,专教儒家经典。最早的书院便属于这一类?唐代以后,统治阶级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大量发展初级私塾,  相似文献   
174.
士与士大夫,作为在春秋战国时代崛起的社会精英文化的代表,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社会文化阶层,其处世态度、道德修养、行为规范,浸透着老子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本文通过学术文献和史实记载,论述了老子学说对“士”与“士大夫”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5.
王维、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均属优美的美学范畴,以平淡、静溢为主要风格。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王诗更加冷寂、静穆与安祥,有些诗透出看破红尘的淡漠,充溢着宗教神秘感,与世俗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体现了一种清高、自赏的士大夫情调。而陶诗却充满了本真的生活气息,平易素朴,亲切可爱,具有平民性、世俗性、民间性,有着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对世俗生活的认同。艺术表现上,王诗更重形式美,注意炼字炼句、对仗押韵、色彩对比、画面安排等。而陶诗则浑然天成,自然流畅,不假雕饰,天然本色。  相似文献   
176.
北宋中期"耆英会"是当时士大夫一种特殊的交游方式.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活动内容主要有饮酒、作诗、游园这三项."会员"入会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就其形式和内容来说,对今天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7.
从敦煌曲子词到花间文人词,再到士大夫词,中间经受了以周邦彦、秦观、贺铸为代表的才子词人与以朱敦儒、辛弃疾为代表的南渡词人的深刻影响,直至姜、史、吴、张“骚雅派”的形成和他们在后世词坛上模范地位的确立。词从开始形成以来,它的内在审美特征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革过程,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名家林立。风格迥异,然而对“雅”的追求却是他们的共同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8.
元末农民战争期间,士大夫围绕国家之兴亡、民生之否泰和自我之命运等时代命题,对农民战争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自觉总结。一方面,他们恪守正统观念、忧患意识和忠义精神,对农民起义抱持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心理,并渴望天下承平,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基于对礼法秩序、兴衰治乱、天道人心的深刻体认,他们明确而尖锐地评述了元末时势,并向统治者发出警戒,展示了其复杂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政治诉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79.
土木之变是明王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军事事变,在这次事变之前,士大夫时常关注蒙古瓦剌部动向、分析当前政治局势,多次向明英宗提出预防瓦剌入侵的建议;在土木事变发生之时,士大夫再一次挺身而出,为应对事变之后产生的危机纷纷出计献策;在土木之变发生后,士大夫坚决主张抵抗瓦剌入侵,甚至亲自率军抵御也先的军队,终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士大夫为防止明王朝重蹈北宋灭亡覆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0.
从《人间词话》看李煜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不惜笔墨地推崇唐五代词,对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偏爱有加,对其词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从李煜词的内容、贡献及艺术品位三方面来说,李煜词不仅是一部血泪史,其词宏大的取材、阔大的气象,更使其词注入了强烈的士大夫意识,使得词坛上"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为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李煜词之神秀亦为之添砖加瓦,增色不少。这就是《人间词话》里所展现的李煜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