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曹骋 《集邮博览》2008,(10):64-65
由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极为惨重,法西斯分子制造了众多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对所谓的"劣等民族"的人民实施杀戳和迫害。其中以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屠杀最为突出。由于希特勒对犹太人实施了"大屠杀"和种族灭绝政策,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投入集中营或直接送人毒气室(图1、2:阿尔巴尼亚1999年为"大屠杀"发行的纪念邮票;图3:以色列2003年为"大屠杀"发行的纪念邮票)。  相似文献   
92.
扬·马特尔在《标本师的魔幻剧本》这部小说中,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与元小说叙事框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人物关系的并行,小说故事的嵌构,将影射、并行、对立交织而成的密网收得更紧。藉由这本简短而又层次错综复杂的小说,马特尔再次用他无穷的想象力证明了他写小说的高超能力。  相似文献   
93.
现代技术并未能免除灾难,技术的缺陷和失控会导致所谓的"技术灾难"。技术与灾难的关系值得再反思:灾难不仅可能产生于技术体系的缺陷或技术操作的偶然失误,它更可能是不断膨胀又不受约束的技术发展及其有效控制的合理化后果。犹太大屠杀就是一种孕生于现代技术理性内在合理、合法特质的"技术的灾难"。技术发展中"手段—目的"结构的变异、道德的分立、"脱域"机制下技术责任对道德责任的替代等因素孕生着灾难的可能。对现代技术体系的自我反思是应对潜在灾难的必要策略。  相似文献   
94.
正作为抗日战争宏大叙事的一部分,"重庆大轰炸"的历史记忆遵循其特定的叙事方式。美国学者科布尔(Coble)发现,战争记忆与战争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对于抗日战争的记忆也具有时代差异: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抵抗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为核心的"胜利叙事"起主导地位,但从90年代中期起,"胜利叙事"被以中国人民遭受百年耻辱为主的"受难叙事"取代。①这种差异显示了战争记忆并非只是对过去的回忆,而是对过去的建构。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本质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而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记忆有赖于特定群体对于过去  相似文献   
95.
<正>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在三个月之内,胡图族人杀死了大概80万到100万的图西族人,凶器是一些大砍刀跟狼牙棒。这很可能是现代历史上最被忽略但是又最残暴的一桩大屠杀。这个屠杀的发生非常匪夷所思,因为原来这两族人是混居在一起的,他们很多就是邻居,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老师跟学生,医生跟病人,公司里面的伙伴、同事,学校里面的同学。一夜之间,政府说图西族人是坏蛋,然后军人发了武器给胡  相似文献   
96.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相似文献   
97.
正我的发言的关注点是探究非洲电影制作者如何利用电影,一方面帮助非洲以外的人理解非洲,纠正他们对非洲人民、文化和信仰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反思过去、正视现在并展望未来。换言之,就是探究非洲电影如何从非洲电影制作者的角度和非洲人民的角度成为介绍非洲的有效且重要的工具。例如,通过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非洲过去的经历如何影响各种反抗行动和革命战略以结束占领和剥削,以及非洲与西方独立国家接触的影响是什么,  相似文献   
98.
正据以色列《犹太前进报》网站(forward.com)2014年4月24日报道,以色列教育部近日出台了关于大屠杀教育的新课程计划,以色列儿童将从幼儿园开始接受大屠杀教育。该课程在以色列教育部网站上被命名为"我的记忆",并在大屠杀纪念日之前发布。来自以色列教育部和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国际学院的大屠杀研究专家设计了这一课程。课程委员会包括大屠杀研究专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教育顾问。  相似文献   
99.
第一次读关于"逃亡"的故事,德奥(小说主人公)就让我读到了人性的黑暗与光明——那是我从前不曾想象过的世界,纵使我在小时候就曾立志要到非洲做无国界志愿者,但当时我实在太无知了,尽管或许如德奥所说,有时无知是一种幸福——我虽然曾在摄影课上看过关于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照片,但是却没有勇气去了解这段历史或者亲历报道,倘若如此我似乎就可以少一分心酸。可以说,这个故事的明线是"逃亡  相似文献   
100.
《斯德哥尔摩的弥赛亚》是美国著名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一部中篇力作。小说通过主人公寻父以重构自己历史而展开情节,作品中对于历史、宗教、文化的种种叙述都显露出解构的态度。拉尔斯痴狂的寻父之旅最终归于徒劳,随之建构的身份也崩溃瓦解,所有的追寻都归于飘渺,所有的确定都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