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冲破封建礼教对人欲的禁锢扼杀,解放民众的自然人性,肯定张扬食色文化。鲁迅也是张扬食色文化最有力的一员。《祝福》中的"我"寄寓作者的食色文化意识:通过"我"对身临境界和心造境界的依违去就,结合"鱼"的符意、《祝福》篇名、祥林嫂悲剧,论述作品的食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2.
湛甘泉与王阳明作为学术诤友,在"格物"与"格心"、"天理"与"良知"上进行了激烈论辩,并分别以"随处体认天理"与"致良知"的为学宗旨分庭抗礼,从而促进了阳明学的不断修正与完善,对明代心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把一个高于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李贽和一个空前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放在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西方文化传入,从而出现一股清新的启蒙主义思潮的特定环境中进行观察思考,从《红楼梦》所体现出的对诗礼簪缨之族的抨击,对科举仕进制度的讽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等带有一定新因素的社会理想的追求上,从《红楼梦》所体现出来的以情格理、反对摹拟、主张创新等创作原则上,论述李贽对曹雪芹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真德秀“仁政”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宗荣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3):97-101,119
真德秀是朱熹之后影响较大的一位理学家,也是一位深谙治国良谋的政治家。在政治方面,他政平惠民 ,这与他的儒家“仁政”思想是分不开的。他的许多施政思,至今还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5.
儒学中有许多构建和谐社会的智慧,如调均、仁政、和而不同以及心性修养。朱熹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反贪倡廉的理论,他的读书与思考、认识与实践的学习观与知行观。他的“新民”即移风易俗的追求,都是有助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珍贵思想。  相似文献   
106.
也谈陈白沙主静之学的逻辑推衍--兼与黄明同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白沙主静之学认为:天理大道本来就圆满自足地存在于世人心中,人的本性是合乎天理的,现实中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背离天理伦常的行为,都是因为此心受到世俗杂务和声利讲说的干扰诱惑而产生蔽障(人欲)。学者求道做圣,实质就是去除蔽障,使此心复归天理,而并非向外寻道。  相似文献   
107.
文章从宇宙化生、性情、卦爻三方面对苏轼、程颐的《易》学动静观作了比较,揭示了理学和庄玄之学两种解《易》思想的差异。关于宇宙化生,苏、程皆承认阴阳之“动”生出万物,而程颐从宇宙运动中抽绎出“理”作为最高法则,苏轼则归之于造化无心。落实于性情论,两人皆突出“静”的高明之境,然而程颐的心之安静是以长时涵养的道德自律为前提的,而苏轼的“静”则缘于应物无心、淡然自若的处世情态。体现在符号化的表征—卦爻上,程颐的动、静合“理”体现为爻位的嘉善,苏轼的动、静自然则体现于卦爻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8.
吴敬梓是最具哲思气质的中国古典小说作者之一。通过小说《儒林外史》的创作,吴敬梓反思了互为表里的八股取士制度和程朱理学,作出了自己的文化选择,即将理欲视作整体而不作抽象的分辨,将涵泳了天理又充满了人情的圣贤人格呈现在我们面前,表现出向原始儒家复归的价值取向,他与同时代的曹雪芹一样,具有关怀人类精神命运的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109.
理欲关系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王夫之总结、分析了“天理”与“人欲”的统一性和矛盾性,以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论述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理欲观。王夫之的理欲观是对先秦儒家和宋明理学家理欲观的合理成分的继承,是对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理论的批判,是对中国传统理欲观的总结、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0.
新华社讯:日本九州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东英寿日前发现了中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96封书信。这些书信收录于奈良县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馆藏的《欧阳文忠公文集》内,未被编入明代定本全集。欧阳修全集编纂于其逝世后,1196年的第一版是木版印刷品。天理大学馆藏的全集是13世纪镰仓幕府所设金泽文库为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