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657篇
科学研究   105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1050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梁凯明 《武当》2012,(4):23-24
杨式太极拳的最大特征就是体松柔和,舒展大方,外柔内鼓,有掤劲拳术之称。在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也讲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里的所谓"刚"和"针",指的都是太极拳的内劲。当前有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把柔理解成软,把柔与软混为一谈。太极拳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常说的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太极拳之"柔",《拳论》上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掌握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由此可以看出练好太极拳柔刚途径就是学会放松。  相似文献   
942.
太极禅是太极与禅学文化的有机结合,在练习过程中使人修身、养性,找到一种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太极禅课程可以让大学生们静静过滤生活碎片,修正错误思维,抛弃恶念,智慧处事,能更好的服务社会.通过研究为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3.
太极扇不仅适合表演,而且具有显著的健身效果.经常练习,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艺术审美力,娱乐身心,强身健体,获得前所未有的武术健身乐趣.它的推广普及,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健身活动内容,也增加了健康生活的趣味性、多样性,增强健身效果,尤其能激发中专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使练习者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体会从未有过的武术健身乐趣,振奋民族精神,弘扬名族文化.  相似文献   
944.
分析目前我市的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产业经济理论、品牌定位等理论,系统论证了我市如何加快发展太极产业,成功打造“文武福地”的城市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经济转型,推动以文旅康养服务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高速优质发展,日益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真正实现“碳减排”目标,城市定位由“工业资源型”向“文旅康养型”转变。  相似文献   
945.
本文通过总结清代古音学家的音韵学成果,从<诗经>用韵情况和阴阳入三声相配的原理得出"脂""微"二部分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法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及竞赛规则的演进过程,旨在为太极柔力球运动和竞赛规则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新兴民族体育项目太极柔力球运动在15年的推广普及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其竞赛规则还处于缓慢、无序的发展阶段,训练学及竞赛规则等方面的专项理论研究水平亟待提高。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太极柔力球运动推广普及的力度,通过竞赛规则的完善促进其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尽早成立中国太极柔力球运动协会。  相似文献   
947.
更正     
陈志强 《中华武术》2007,(11):47-47
太极即为阴阳。陈式太极拳中的刚柔相济、蓄发相变,也是在阴阳范畴之中。刚属于阳,是发放、进攻、击打、发力。柔属于阴,是合劲、蓄势、引化。太极拳中的刚和柔,既相互制约,互为转换,又互不可缺,变化无穷。要练好陈式太极拳,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刚柔之间的关系。拳论中讲:“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在练习太极拳中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刚柔相济。要想练好,必须先去僵求柔.然后再练柔成刚。  相似文献   
948.
刘伟 《武当》2007,(7):1-1
2007年5月2日,纪念李经梧诞辰95周年,逝世10周年暨一代太极大家李经梧武学研讨纪念会在北京举行。亚洲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原  相似文献   
949.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杰出代表,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太极拳运动的推广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体现太极的理论基础与运动特点,深入挖掘和整理太极拳技术和理论,改变以套路为主,不吸引青少年人群的现状,抓住青少年健身人群,发掘适合他们的太极拳运动形式和模式,丰富太极拳运动,扩大太极拳人口。竞技太极推手作为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级表现形式,是太极拳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推广上先集中后普及、先业余后专项和规则上先限制后放开是竞技太极推手推广的重要方法。最终形成广泛的大学生校际比赛,将大学变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养基地和太极拳普及与提高的重要场所,这应该是竞技太极推手运动在高校推广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50.
朱伯伦 《武当》2006,(12):38-38
《易》曰:“天地阴阳,五行一气——乃元气也,元气运行万物生成。”又曰:“万物负阴而抱阳”。从《河图》上看,天有五象,地有五行,阳在内阴在外。”人是天地万物之一,自然也是“负阴而抱阳”,自然也是“阳在内阴在外”。而人是“三才之一,万物之灵”,又潜伏着另一面,即“背阳腹阴”,亦即“负阳而抱阴”。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