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篇
教育   40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曾庆鸿 《语文知识》2006,(11):24-24
独具匠心 匠心:精思巧构,如工匠般运用心思。具有灵巧的心思,这里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独创性。也写作“别具匠心”“匠心独运”。唐代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相似文献   
122.
《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教学时,一要把握古诗教学特点,突出一个“读”字;二要按照年级的教学要求,加强词句训练;三要重视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23.
正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读一篇新的课文。课文写了一个美好的故事,里面还包含着一首诗,谁能猜出是哪篇课文呢?生:(兴奋地猜测,抢着说)是《黄鹤楼送别》!师:(高兴地)对了。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新课文(板书课题)看来大家对这本书较熟,老师还没教,自己就先看了。  相似文献   
124.
郑丽贤 《考试周刊》2014,(84):39-39
<正>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出相应的空白。比如画画,画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叶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给欣赏者提供了深远的意境,让欣赏者思考、补充发挥,让欣赏者和作者共同完成了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再创造,给人以想象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作画是如此,文学更宜如此。在  相似文献   
125.
正古代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唯美怡情的古风词韵陶冶着无数华夏儿女。而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他们或是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乡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此中情意,怎一个"别"字了得。正如诗人江淹在《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句话概括出了人类别离时的共有情感。所以,诉离愁别绪、话深情厚谊、寄理想抱负就成了送别类诗歌常见的主题。在六年级学生毕业之际我选择了四首送别诗歌别  相似文献   
126.
发现之旅     
正打开百度网,输入"文包诗"三个字,出现如下文字描述:"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这类课文,有的是全诗照引,诗文共融;有的是凸现名句,写出场景,文章中包含诗句,故名"文包诗"。在这类课文中,文章(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融古今之美于一体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7.
正在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认真教"和"学生努力学"已经引发新的思考。新课程标准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固定,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建构。一、师生共读,情感的世界更诗化在语文教学课程中,通过响沉强弱、轻重缓急  相似文献   
128.
在一次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上,我有幸展示了一节汇报课——《黄鹤楼送别》(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整节课的前半部分总体上可以说是比较顺畅。解析课题、自读课文、指导读书等环节几乎没有什么波折。当教学进行到“请同学们默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看哪里有疑问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这一环节时,有的学生分别提出了“烟花、碧空尽、唯见、故人”等关键词是什么意思的问题,我通过引导学生诗文对照、联系上下文等方式比较轻松地解决了以上问题。随后,我继续引导:…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相似文献   
129.
唐代襄阳诗人孟浩然《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有不少人解读,但都把龙泉寺解读为庐山龙泉寺,认为孟浩然此诗在庐山所作。其实,孟浩然所描写的龙泉寺在襄阳望楚山下,是道安派慧远创建的寺院。慧远离开襄阳后,到过湖北当阳,而后到庐山,沿途创建的寺院皆称龙泉寺。故庐山龙泉寺是慧远从襄阳带去的名字。孟浩然虽到过浔阳(今九江),所作诗并未直接描写庐山龙泉寺,而其《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从其中描写的环境、提到的僧人等情况看,都是写的与孟浩然家只一里之遥的襄阳龙泉寺。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