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936年10月22日,上海,鲁迅的葬礼上.章乃器亲自主持,欧阳山、蒋牧良执撑着一幅自布制的特大横额"鲁迅先生殡仪",蔡元培、宋庆龄、沈钧儒、李公朴、胡愈之、王造时等名流,站在送葬队伍中,鲁迅的遗体上覆盖"民族魂"的旗帜.上海市区西北部几条绵延相连的马路上,形成了一条数万人的送殡队伍,人们用黑纱、挽幛和呼喊声来表达对鲁迅的哀思.  相似文献   
92.
汤雄 《出版参考》2009,(11):25-26
用英语为路易·艾黎写了一分“保证书” 1967年,刘少奇、王光美夫妇被监禁后,他们的孩子千方百计地打听其父母的下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得写信给宋庆龄,求助于“宋妈妈”。信中说,他们现在被迫搬家,天各一方,一点也不知道父母的情况,希望“宋妈妈”能帮助他们找到父母,并能让他们看一眼。  相似文献   
93.
2001年,交通大学档案馆从已故交大老校长黎照寰的亲戚手中,征集到一批宋庆龄写给黎照寰及夫人蔡慕莲的亲笔书信,一共26封,基本用英文书写,仅有一些人名或专有名词是中文.这些信件大都只署有日期,没有年代,有的甚至连日期也付诸阙如,只有7封信有完整的年、月、日.但从信件的内容和收信人黎照寰的生卒年等来看,这批信大约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94.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是现代中国的风云人物。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一生资助孙中山革命。 年轻时他曾留学美国,最崇拜解放黑奴、拯救美国的林肯,于是便给三个女儿分别取名为“爱琳”、“庆琳”和“美琳”。“琳”与“林”同音。1904年,宋爱琳陪父亲去拜访97岁的沈毓  相似文献   
95.
1913至1915年,宋庆龄婚前在日本期间,曾数次回国。一般宋庆龄研究文章或论著均认为宋庆龄在1914年11月和1915年6月两次回国,前一次是为了陪母亲回沪治病,后一次则是被迫与家人一起回沪,行前曾与孙中山商定回沪后争取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 日本外务省档案(以下简称日档)所录虽均系孙中山的活动,但由于宋嘉树、宋蔼龄父女1913至1915  相似文献   
96.
宋庆龄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可是,她的光辉形象依然温馨地活在敬爱她的人们心中,无论他们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也无论他们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对于这位20世纪罕见的杰出女性,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缅怀她。  相似文献   
97.
李辉 《寻根》2001,(2):22-32
20世纪的中国,如果在男性中只评选一名世纪伟人,恐怕还会让人斟酌再三,难以取舍。而女性则不然,我想不出还有谁比宋庆龄更有资格当选。  相似文献   
98.
20年前的5月下旬,对《中国建设》(后易名《今日中国》)杂志的同仁来说是个多么悲伤难忘的日子。5月29日,当全国各族人民痛别20世纪伟大女性宋庆龄时,杂志社的同仁怀着无限的悲痛和崇敬的心情,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出了中外第一本纪念宋庆龄的特刊,向各国读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本刊的创始者宋庆龄壮丽的革命生涯和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99.
宋庆龄新闻传播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庆龄 ( 1 893— 1 981 )不仅是著名的社会政治活动家 ,也是杰出的国际宣传家。她在革命生涯中 ,以特殊的身份和才华 ,积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 ,向国际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和真理呼声 ,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正义事业而奋斗。她独特的新闻传播实践和思想 ,为我们新闻宣传事业留下了值得认真研究和继承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0.
为中国人民敬仰和爱戴的伟大女性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生前曾给她的老朋友爱泼斯坦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她现在正生病住在医院,医生不让她动笔,可她总是惦记着一件事,就是要写一篇章,来纪念在“革”中已故的朋友金仲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