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时过清明,节当立夏。正经济腾飞之际;芳华争艳之晨。倏尔晴天霹雳;白日阴霾,噩耗忽传何胜惊悸。谨具时馐之奠,致祭于齐公之灵曰:呜呼!维我良迟学长,家学渊源;世居敦厚。幼侍白石大师,伏案临池;研朱理纸。书法临摹羲献;诗篇偏爱晋唐。立志弥坚,喜映雪囊萤故事;好学不辍,承负薪挂角艰辛。入辅仁大学,履趾言行,都是学生懿范;居寄萍窗下,诗书画印,尽显儿辈天资。笔承画屋雄风;篆继匠门家法。怀  相似文献   
12.
学书之乐     
大概也是性情所致吧,我从少年时就喜欢写字。十五岁开始为街邻写春联,也在黑板报上用粉笔作街头宣传,还经常在学校用蜡纸替老师刻写复习资料。但由于既无家学渊源,又生在僻壤,无多少典籍、法帖可览,其实并不懂得“书法”为何物。真正用心读了一点书论,并且在临池上下了一点功夫,还是在从岗位上退下来之毛。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家传与影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很普通的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以家学渊源为特征的文学世家。唐代上官氏文学世家就是其中之一。其在唐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中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2,(6):136-137
古人学书法,讲究笔法,讲究师承。东晋王日广,与卫氏世为中表(跟祖父、父亲的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或跟祖母、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故得蔡邕笔法传于卫夫人,亦教授儿子王羲之学书法。王羲之早年曾从卫夫人学书法,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又博采众长,遂成“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大家。王羲之有7个儿子,其中...  相似文献   
15.
谢灵运山水诗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其诗明显与《周易》存有关联并成为诗中的有机部分。谢灵运在继承前人用《易》制诗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即诗中化用《易》辞,广泛、自如地反映生活各层面;善于化用《易》理组织、结构全诗;抽绎《易》理中与佛、道契合的出世之思,构成谢灵运诗歌创作的主要基调。此特征之形成,与其聪慧禀性、学识修养相关,也与时代风气浸染、家学渊源有关。  相似文献   
16.
吴宪民 《精武》2009,(4):4-7
樊家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山西形意拳的学术史,发展史。樊家形意拳的成功绝对可以“自夸于山西形意之前”。最明显的一个事实,樊家形意拳的成功者,都是打出来的——杨永蔚有冲天一击的大智慧大气魄,孤身一人到东北植基拓疆,不数年,定下乾坤,使樊家形意拳成为山西、河北之外的第三大势力——黑龙江形意拳;樊瑞峰教授津门,以重气节,文学武功,显名于时;樊宜兴、杨玉成家学渊源,桃李满天下;杨永蔚、樊瑞峰得意弟子王喜亮、王鸿、许成麟、侯孝贤、王文斌、李修正、李春苓、孙德兴等中流砥柱,皆能挽颓风而振薄俗。  相似文献   
17.
沈鹊应出生名门,家学渊源深厚。在良好的家风和优裕的人文环境中,耳濡目染,沈鹊应养成了优秀的品格和出众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家学渊源,书香门第之谓,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百余年后的今天,传统世家已经消失,令有怀旧情怀的人唏嘘不已,并探其原由。此中固然有政治、经济、社会诸端大的原因,但现代教育的本身亦有缺陷,当新式学堂建立之始,就已开始包揽学生的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此时的家庭也就渐渐放弃了刻意施教,  相似文献   
19.
张恺 《现代语文》2006,(11):36-37
一、儒家思想 论到陆机的儒家思想要从他的家学渊源说起。〈晋书》本传记载陆机“少有异才,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这一定跟他从小所受到的熏陶有关,陆机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的言行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陆逊认为礼长于刑,提倡“遵仁义以彰德音”,以民为本(“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未之有也。故为国,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陆抗提出的以德守国,罢黜小人(“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以雅人所以怨刺,仲尼所以叹息也。春秋已来,爰及秦、  相似文献   
20.
周云 《成才之路》2010,(27):I0005-I0005
我的一位现在在学术界很有影响的老师当年差点被大学拒之门外。“文革”结束后,老师由于年龄偏大.就直接报考某校历史系的研究生。老师有家学渊源,平日又素喜读文史方面的书籍.所以专业课没有问题.唯独外语水平几乎是一穷二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