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231篇
科学研究   250篇
体育   195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谭忠顶 《重庆图情研究》2010,(1):58-62,F0003
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作了简单介绍,阐述了将其应用于乱架图书的追踪和定位时可能采取的五种策略并比较了不同策略之间的优缺点,论述了对乱架书进行定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图书馆业界应着重予以关注和研究的技术点。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认为“千文架阁法”的内容是丰富的 ,并非仅是依千字文排列档案 ,其主要内容是防盗与追究丢失文件人员的责任 ,以千字文立号仅是“千文架阁法”一小方面的内容。还论述了以“千文架阁法”否定“千丈架阁法”的论据不充分 ,“千丈架阁法”有它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就新馆搬迁过程中对流通书库的搬迁如何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和指挥,制订出切实可行、科学高效、详尽的实施方案和步骤。详述了如何划分书库的典藏范围、利用数理统计和统筹方法进行各类图书的预架和打包以及如何实现排架目标等。  相似文献   
104.
书架有故事吗?有的。美国人亨利·彼得洛斯基,素有"科技的桂冠诗人"之名,他的《书架的故事》(海南出版社)就记录了书架的来龙去脉。"有书架的地方就会有书",要讲述书架的故事,仍然要从书说起。  相似文献   
105.
由于X-射线衍射分析仪具有操作简单、无损样品、信息全面等优点,是目前进行物相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样品架自身的衍射信号会影响样品结构的解析,因此X-射线衍射仪中样品架的选择是快速准确得到样品晶体结构及物相分析的关键。该文基于岛津XRD-6100衍射仪,通过对比铝样品架、树脂样品架、无反射样品架、载玻片及自制凹槽样品架,研究样品架对样品衍射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样品架因其性质不同有各自明确的背景峰。若样品量充足,晶型好的样品对于样品架的选择并无特殊的要求,为了得到更高的峰强度,建议使用常规的铝制或树脂样品架;若样品量少且多为非晶态馒头峰的样品,需考虑样品架对其X-射线衍射峰的影响,建议使用无反射样品板,或者以35°为界,特征峰在35°之前建议使用铝制样品架,35°之后建议使用树脂样品架;载玻片和凹槽样品架主要用于特殊形状规格样品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6.
107.
牛儿庄东风井保护煤柱,平均煤厚为5.5m,煤岩层倾角21°~42°,属于大倾角煤层,采用轻型放项煤技术开采.对支架、采煤机及运输机的不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支架采用防倒防滑连锁装置,使工作面整体支架避免下滑、倒架现象.采用千斤顶及链条拉住前、后部刮板输送机,对工作面榆送机起到了向上拉的作用,达到了输送机不下滑的目的.采煤机下行割煤,上行跑空刀,从采煤工艺上提高采煤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开架阅览中产生图书乱架的原因作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实用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9.
主要介绍了ASP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例讲述了基于B/S构架和ASP技术的电子签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10.
张起 《都江学刊》2002,14(1):40-41
北宋词人贺方回的名篇《青玉案》一直被认为是词人晚年妻子亡故后排遣孤寂愁思的作品,本综合前人述,提出该篇词是词人青壮年时期描写爱情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