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德云 《健身科学》2010,(9):41-41
制作材料: 主料:牛尾1500克 辅料:萝卜150克 调料:胡椒2克,味精2克,盐10克,姜10克,大葱15克,白酒15克  相似文献   
12.
先秦巴文化与巴楚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是一个明古国,早在商代已见称于世。从商至西周,巴立国于汉水上游,春秋时一度东出汉东,与楚国缔结政治军事联盟,发生种种和战关系。同时,在川东鄂西称为巴的广袤地域上,活跃着若干族群,它们与汉上巴国有着不尽一致的关系。所谓巴化,在战国以前其实包含着巴国化和巴地化两大组成部分或层次,两不论在地域还是面貌上均有明显相异,战国时由于巴国南移长江流域,巴化才从地域和形态上充分整合起来。所谓巴楚化,主要是指在原为巴地后为楚地的地域范围内,巴化与楚化的共生与互融,表现为一种半巴半楚或亦巴亦楚的民族和地域化。  相似文献   
13.
古镇阆中     
胡文彬 《寻根》2007,(3):72-77
阆中,一个古僻而新鲜的名字,令我神往已久,那是影视剧《红楼梦》歌词中的“阆苑仙葩”啊!秋意阑珊的日子,我来到了古代巴国的国都阆中,兴致盎然地观景览胜觅仙葩。  相似文献   
14.
贵州土家族族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土家族的族源,学们多认为是巴人,也有人认为是楚人、板楯蛮、寅人或乌蛮,但这几种说法都有与献相矛盾的地方。尽管巴人、楚人对土家化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根据对一些古代献和考古资料的分析,根据对土家族化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分析,笔认为贵州土家族的族源应该是当地土,即汉朝时的武陵蛮。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巴国的城市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从献可知有江州、垫江、平都、阆中、枳5座都城。巴国城市分布于河流沿岸,选建在临近河流的平坝地带;巴国城市未建有土质城垣;巴国城市的政治军事功能突出,商贸功能也有一定的发展。巴国城市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形成,既与巴人历史时期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更与巴族民族化的尚武精神和建筑传统具有充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三峡地区,巫人、巴人、楚人、秦人因盐而上演了中国上古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场面悲壮惨烈的战争,虽然战争最终让巫国、巴国、楚国黯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这场战争客观上带来了文化上的融合。随着战争的升级和范围的扩大,各民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也在连续不断的兼并与融合中日益壮大,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湖北包山楚墓出土竹简中,纪年简文有“大司马悼滑将楚邦之师徒以救郙之岁”一简,其中的“郙”是国名,即巴国。  相似文献   
18.
关于《山海经》中《海内经》所记“西南有巴国”的巴国地望,笔者曾对鄂西香炉石遗址出土大量我国早期巴文化遗物和安阳殷墟出土甲骨文中多有“巴方”的记载所进行的考察,恰与湖北大学刘先枚教授及台湾成功大学李冕世教授合撰的《安州六器考及附记》一文对“虎方”和“巴方”地望的考证不谋而合,均认为是在今鄂西清江长阳一带。这说明通过出土文物来证史的这一科学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应是准确和可靠的。至于《山海经》所记“巴国”的年代,当是我国上古时期无疑,即距今4000-3000年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