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1944篇
科学研究   237篇
各国文化   45篇
体育   135篇
综合类   70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4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一千六百多年前,一次兰亭盛会,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帧精美绝伦的书法作品,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千古美文。文以书名,书以文深,文章书法相得益彰。就其文学价值而言,文本中流露的作者复杂的情感是众人关注的热点,本文试从情感角度探究一二,以求教于方家。东晋名流王羲之,在短短324字的《兰亭集》中想说什么?年代已经远去,但是文字是有生命的,那个时代的印痕依然清晰。让我们透过  相似文献   
122.
一首颂歌在浙江省绍兴市一些地方唱响,颂歌响处,稽山绿树起舞,镜水碧波欢唱。这首颂歌的名字叫《陶子颂》。歌词说:“黄山巍巍中华魁,出了陶子增光辉,人把陶子比孔子,我说陶子更可佩,曲阜门生富三千,晓庄桃李遍地栽……。”这歌声在我耳边反复回荡,这歌声使我心潮澎湃,真想飞向绍兴,与稽山陶子同声歌唱。  相似文献   
123.
徐振玺 《学语文》2013,(2):24-25
《滕王阁》中的两段秋景描写历来为人称道不已。这两段写尽三秋之时滕王阁周围的万千气象,诗人构景写景用心于一"巧"字,从画家的视角观摹景物,为景物着色设墨,远近高低搭配;又用精炼的语言精细描写,营造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审美意境。下面具体谈论诗人写景时是如何精思细构的。  相似文献   
124.
教了几轮《兰亭集》了,文本曲折而隐晦的情感,一直缠绕自己的灵魂,从迷茫到清晰,再至熟稔地解构,一段赏鉴的历程有着别样的风味。走进《兰亭集》,首先需要走近作者的情感世界,既要知晓魏晋名士崇尚清谈,崇尚虚无的大背景,也要熟悉作者的乐观、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个体生命感悟,以及文本隐现出的文人雅士无意仕途、纵情山水的志趣与六朝文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基于这样的体悟,  相似文献   
125.
对音乐和绘画的热爱,使他怀有节奏和色彩的敏感,并培养了很好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相似文献   
126.
管远祚 《新闻窗》2005,(3):57-58
新闻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它既是当代美学向实用学不断分化的产物,也是新闻实践合乎逻辑的理论追求。由于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加之新闻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呼唤,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了较长足的进步。贵阳日报副总编辑贺微同志的《新闻美学探索》就是这方面的一部新著。该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变——审美的视野观察新闻传播现象,探讨新闻美学的本质、功能、价值,新闻美的创造以及受众审美心理活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7.
莫言 《新闻世界》2005,(5):54-54
看了这十本书中的部分作品.看了十个作家的简介,方知我贸然答应作,实在是轻率。我的意思是说我没有资格给这些兄弟姐妹们做。他们的,应该由德高望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来做.而我.没有指点这十本书的资格、能力和胆量。但鸭已上架,就呱呱几声,不算,算仿佛是一个出行的依仗前.那个提着铜锣喊开道的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8.
时统宇 《新闻传播》2005,(11):20-21
“新闻怎么写,怎么写新闻”是我们这些新闻学研究者和教学者时常要回答的问题。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轻松,因为这个问题的影响面太大了,情况太复杂了。在当下藉着各种媒介,涌入干家万户的“海量新闻”之中,每一条新闻背后的作者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尝试着运用各种技巧,希望受众愿意读(听、看)、能够读(听、看)、甚至读(听、看)了再读(听、看)。  相似文献   
129.
陈娜 《青年记者》2007,4(12):55-56
从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办的中国第一份报纸副刊《消闲报》创刊,中国报纸副刊走过了一条百年求索的漫长道路,这期间,副刊所更替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有其由外到内的深层次蜕变。本文以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四个大阶段为顺,一窥中国报纸副刊功能的嬗变。  相似文献   
130.
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莎士比亚说:“精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装饰。”契诃夫说:“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胡乔木半个世纪前也曾疾呼:“短些,再短些。”又短又好的经典篇章,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