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篇
教育   213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教师的忏悔     
最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美国的教师,有一次给他的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们就自己的未来理想写一篇作文。这时,一个叫杰克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整整半夜的时间,写了七大张纸,详尽的描述了他的梦想,他的梦想是将来有一天能够拥有自己的一个牧马场,他描述的很详细.并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还有房屋建筑和内平面图。  相似文献   
52.
孙犁晚年因对妻子的“惭德”而引发的“忏悔”意识,是一个执着于追求自身人格完善的现代知识分子,是在关于个人的叙事伦理和人的生存应遵循的基本道德的理性伦理之间徘徊、犹疑的观念产物,它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感性生命与理性规约及传统道德与现代生存欲求等多方冲突所提出的一个历史话题:作的“忏悔”,其意义并不仅在寻找良心的自慰,达成心境的安宁,他把生命的感觉真诚地敞开,意在伦理失范、价值失据的当代,吁求建立感性生存与理性生活和谐统一的生命样态,让所有合理的东西洗去污垢,优美地存在。  相似文献   
53.
本文通过对《复活》与《玉堂春》的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挖掘特定社会背景下人性的闪光点,揭示社会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从而赞扬人物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理念,进一步发掘中西文化的神韵和风采。  相似文献   
54.
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因曾屈节仕清,其后半生都处于深深的忏悔之中。为找回自己失去的人格尊严,重建为自己不光采的行为所破坏的道德信仰与价值观念,他作了艰苦的挣扎与努力,即用发愤著书的方式来鞭挞和解剖自己卑琐懦弱的灵魂,以此获得心理良心的救赎。他的诗歌《王郎曲》就是这种心灵轨迹的反映。  相似文献   
55.
《大堰河——我的褓姆》中流露出诗人强烈的忏悔情愫,这种忏悔情愫源自诗人隐秘的原罪意识。诗人为了更换自己身上的“地主”血统,以便在自己所向往的阶级阵营面前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通过对大堰河的抒写成功地实现了这一转换,从中深刻地体现了意识形态对人的无意识的成功操控。《大堰河》成为诗人告别“反动”阵营、走向革命阵营、获得革命身份的合法性起到了强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56.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里出现了一系列文学形象,针对这一系列形象典型——多余人、新人、忏悔的贵族进行了比较。我们可以从那一时期众多的俄罗斯文学名家的作品里看到这一系列形象,它们是俄国历史的印记,和那一时期的俄罗斯民族解放运动不可分割。正是由于"多余人,新人,忏悔的贵族"这一系列形象,我们了解了十九世纪俄国各阶级、阶层的生活,了解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辛酸,的挣扎。  相似文献   
57.
《囚绿记》写了什么?遇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遇绿、赏绿"情感经历是初恋(一见钟情)、留恋、迷恋。因为迷恋,走向"占有",情感也有三个阶段,喜悦、不快、可怜。最后走向"开释"。爱得迷失、爱得自私、爱的忏悔。因迷失而自私,因自私而忏悔。情感一波三折,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表现了人性的迷失与回归。师生一起"素读",一起"净读",将自己的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与文本勾连,读出自我。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当代文坛也越来越多的兴起了一股以环境保护为题材的创作潮流。若以此衡量,吴佳骏的这部散文作品无疑可划归此类。但与时下流行的生态文学相比,《河岸上游荡的生灵》一文却在反思人与自然之关系方面用力更勤。在我看来,尽管许多生态文学都在呼吁万物平等,  相似文献   
59.
《狂欢节的忏悔》是德国著名作家卡尔·楚克迈耶的重要作品。作品中描绘了一幅德国狂欢节民间活动有声有色的风俗画,这种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长安  程成 《内蒙古教育》2007,(7X):11-11
有兄弟两人,小时家贫,父母只供得起一人读书。哥哥天性善良,主动提出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弟弟,于是父母把学习的机会给了小儿子。小儿子很争气,念完大学,又念了研究生,后来又公费到国外去读博士,学成回国,不久就进了外企拿着很高的薪水。而此时哥哥还在家乡的一个小矿山里当着最危险最劳累的挖煤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