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张志君 《新闻爱好者》2011,(21):117-118
在申艳的诗歌之中有着对时间、生命、本真生活状态的体悟与诗化阐释。这种生命不仅仅是当下的生命,更有人类的历史,历史是人类生命的积淀。在以诗化语言表达的生命体悟之中浸润着一种深厚的悲情意味。我们以之为视角来对申艳的诗歌进行分析。何谓"悲情"悲情是一种美学范畴。这种在审美意义上的悲情不同于生活中因苦难而呼天抢地之悲,也不同于悲剧之悲。它们有  相似文献   
112.
文之悦     
阅读的故事亦是光阴的故事。记得幼时,对书籍求之若渴,但是手边只有漫画和武侠小说,于是我也读,囫囵吞枣地翻完。直到高中,我才渐渐有了择书的意识,徜徉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里,看得最多的是世界名著,以及各种各样带着悲情色彩的小说。心态懵懂,读书也是如此,多半是不求甚解地读。  相似文献   
113.
汉末动荡衰乱的特殊环境,促成了建安诗歌及其意象悲凉慷慨的独特风格,“三曹”诗即是其典型代表。三曹诗中的风意象继承了先秦两汉诗中风意象的悲情色彩,体现了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4.
选取知青小说中反映秦晋高原乡村生活有代表性的三位作家:李锐、郑义和朱小平的作品来分析,通过作家对乡村生活的审视与思考,体现出对那个时代农民深重苦难与不幸的同情和怜悯,理性化地揭示与批判了乡村文化的愚昧与落后.从三位作家创作中的悲情描述、探求苦难的原因和创作的时代特征三方面来分析,真实描画出农民生存境遇与命运,展示出人民性的珍贵和深刻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15.
李清照代表作<一剪梅>和<声声慢>,抒写了古代知识女性情感世界中婉美多情和凄冷悲情的两面.  相似文献   
116.
身处末世,遭际坎壈固然是李商隐诗歌悲剧性形成的原因,但其真正底蕴却是诗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熟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理性精神,同时也根源于诗人宗教解脱的失效,使其无法回避地直面现实苦难而产生生存的虚无、悲凉感,所以其诗作的悲情抒写具有纵深性和广延性。  相似文献   
117.
南北朝时期梁代萧帝家族皆为双重身份,既是帝王又是文学人,历史上对他们持否定态度的人占多数。而实则萧氏诗并非不重质只重文,很多时候还是较重质的,并没有背离儒家文质兼备的主张。至于“写色情的诗”,内容“越来越空虚堕落”,也要看到当时的人物身份特点和历史环境特点,不可简单化地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18.
本从苏轼诗体学呈现出的舒缓、克制的情感特质切入,剖析其哲学理念、存在方式、个体经验的艰难冲突,进而挖掘出苏轼诗歌的快意悲情正是主体为抵御外部苦难而确立的和谐的生命情性。  相似文献   
119.
“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的秦可卿,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笔较少而又意义非比寻常的人物。她的美丽,她的智慧,以及她的乱伦情事都是复杂而又矛盾的。解读秦可卿,解读她的悲情人生,也就读懂了她在整个《红楼梦》中所体现的深刻的人物内涵,同时对理解《红楼梦》的思想价值、美学价值,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李煜复杂的人生经历,为其后期词悲情意识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词中孕含着亡国的悲痛、作阶下囚的哀伤,弥漫着强烈的悲情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