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51.
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由于全民抗日的特殊历史条件和独有的地域风情,在悲壮、粗犷、广阔的生活土壤上,形成了文学风格的悲情之美、野性之美和自然之美,显示了东北作家群的特有审美格调。  相似文献   
152.
黄克敏 《视听纵横》2002,(5):101-102
当我读完《六如女》的学剧本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编剧杜和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创作空间。他把虚构、演义的历史故事和真实、有趣的人物情感纠葛在一个诙谐、机智甚至有些怪诞的氛围中。轻松中带有沉重,幽默中带有悲情。而且,他把主要人物的性格推到极致(甚至有些夸张)。剧中角色或癫狂无忌,或清纯无瑕,或狡诈之至,或愚蠢到家,非常鲜明也非常戏剧化。以此,我把我们即将拍摄的作品定位为带有间离效果的轻喜剧风格的电视剧。我们来确定我们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53.
《史记》是一部蒸腾着悲情美的著作,最大的特点是将文学与史学熔铸在一起,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来感受历史,文章就其产生悲情美的原因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4.
悲情老驼     
我在新疆生活了近30年,而真正与驼铃朝夕相伴也就11天。如今,许多往事都如云烟一般散去了,唯有这沉闷的驼铃声还常常响在我的梦中。  相似文献   
155.
曹保印 《师道》2005,(2):13-13
美丽的天堂转瞬间变成人间地狱,诗意的海浪片刻里成了无情杀手。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情的新年。截至1月4日,联合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海啸遇难人数已经达到15.5万人,儿童就占了5万人。在这些人中,50个国家的人民痛失同胞,其中就包括中国。灾难之痛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以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重灾区库达洛尔为例:库达洛尔有近400人死亡,其中大约一半是儿童。  相似文献   
156.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悼亡诗特指悼念亡妻之诗,这是历史过程中文人约定俗成的界定。中国悼亡诗传达的是一种悲情。中国的悼亡诗的意象选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即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思想内容侧重突现一个"善"字,即歌颂妻子美好的品德;悼亡诗中传递的夫妻恩爱深情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本来因袭会使文学短命,而悼亡诗得以不衰,主要是因为失妻之痛的陈情不竭。无论富贵还是贫贱,与妻的相濡以沫是失妻后的伤痛之源,也是悼亡诗不竭于诗史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7.
我不希望人们一听到好人,就马上想起那些悲情英雄;而是想让大家从我身上看到,好人会有好报,你去做公益、做好人,照样可以过得很幸福。  相似文献   
158.
纵观元代杂剧的伟大艺术成就,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一个以“意境”审美为核心的理论系统,而元代特定的历史时代,又给以忧患深重的传统知识分子重大的灾难,这与从远古就产生的难以泯灭悲剧情结在这一时代发生碰撞,呼应和共鸣。所以元杂剧的审美趋向呈现出了对“意境”中“苦境”艺术美的追求,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9.
徐志摩是一个才气横溢、交游极广的浪漫主义诗人。《再别康桥》以其独特的魅力把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艺术推向了顶峰,同时这部作品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康桥曾寄托着诗人美好的人生理想.对徐志摩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相似文献   
160.
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光明向黑暗的过渡。在宋词中,黄昏是一个意象群,它是由斜阳日暮与归鸟、杨柳、烟霭等景物意象共同结合而成的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境。黄昏意境的形成源于中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