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曹植是建安时期极富盛名的作家,他的赋深刻地体现出生命体察之悲和抒愤咏怀之悲,曹植赋中浓重的"悲情"特质是和他多舛的命运与敏感、单纯的性格分不开的。对曹植赋"悲情"特质的深度解读,有利于在更深层次上了解曹植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292.
得不到的总是好的,不能实现的总是妙的,但真正给予我们当下的生活以滋味的,还就是只手在握的那些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以为有很深的思想力与悲情渗透在里面。"起舞弄清影"的出尘,美就美在只有一瞬;但到底是"高处不胜寒",愈纯粹的美,愈存在一种过于轻  相似文献   
293.
20世纪80年代,一批新锐导演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姿态掀起了台湾"新电影运动",其中侯孝贤是台湾电影界里旗帜性的人物,生在台湾这样一座磨难重重又漂泊无根的悲情城市中,他所导演的电影自然大多带有悲伤的情调,他以身为一代大师所具备的悲悯情怀和人文关怀拍摄了从"苦涩的青春"到"沉重的历史",再到"异化的现代"三个阶段的"悲情"电影,从电影中可以读出他对台湾及台湾人民深切的感情。  相似文献   
294.
在汉代诗歌中,“风”成为当时诗人关注的对象。文章试图通过意象理论来解析汉诗中各种形态的“风”背后的隐藏含义,挖掘出“风”意象所包含的浓浓哀愁,体味诗人当时的命运遭际。  相似文献   
295.
《海的女儿》的三重世界及其"生命之痛"的启蒙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以艺术之美、生命之美历来为人所品嚼。在这个给孩子们讲述的故事里.他塑造了一个“三重世界”.又以小人鱼贯穿“三界”的充满激情与温情的奋争与崛升对其进行解剖与重构.最后回到生命的“中间状态”的悲剧性体悟上来。对世界与人的深刻理解使《海的女儿》最终以饱含悲情的“生命之痛”的方式完成了对孩子和成人的双重启蒙。  相似文献   
296.
本文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出发,给“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女性观提供了新的视角,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心理特性。华兹华斯的女性观是悲情主义的演绎,由悲情而衍生的美感、快感及智慧为诗人提供了挖掘灵魂的原始意象的思维敏捷和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297.
杜甫的《登高》是其诗歌中七律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学语文的经典篇目。诗中意象壮阔,情感悲壮深沉。杜甫《登高》全诗渗透着悲情。诗人的悲是不断加重的。诗中不是纯粹悲个人命运,也不是单纯悲国运,而是将各种悲汇聚起来,使悲情愈发沉重。因此,聚焦诗眼“悲”,探寻诗中深沉悲情的呈现形式及其丰富的悲情意蕴,有助于更好地体会杜甫的复杂情感,加深对悲情的理解。  相似文献   
298.
杨谢 《华章》2011,(25)
余华“十年磨一剑”的长篇新作《兄弟》,仍然继续保持着他独特的写作风格,运用他一贯的残酷与血腥的死亡叙述视角以及汪洋恣肆的暴力话语.文章从欲望、悲情两个方面论述余华在《兄弟》中的叙述,以此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99.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热播,让孙立人又一次被人们提起。这个名字已经消失很长时间。在海峡对岸,孙立人因为莫须有的“兵变”罪名,被软禁33年。  相似文献   
300.
本文就台湾乡土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呈的文学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台湾乡文学从悲情到自救的历程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