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1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57篇
体育   126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山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北侧吴山东麓山前台地。201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确认遗址面积约为10.2万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单位106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对吴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800平方米,发现车马祭祀坑8座,坑内均有驷马一车,出土青铜车马器、玉器、铁器、骨器等232件组。吴山遗址祭祀坑与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2016年发掘的A类坑类型相近,年代相近。综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吴山遗址出土的铁锸应与玉人、玉琮、车马器具有同样的祭祀属性,并用于祭祀特定对象炎帝。吴山遗址应是秦灵公所作吴阳下畤。  相似文献   
12.
范军 《编辑之友》2006,(3):73-75
老出版人李瑞良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文化史、学术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他先后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出版了<中国目录学史>、<秦汉时期的书籍文化>、<福建出版史话>、<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等专著,另有论文数十篇见诸报章.  相似文献   
13.
最早书籍与简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裕  陈静 《出版史料》2005,(1):98-112
先秦书籍大致以春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即春秋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大致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我国书籍的产生与兴起时期;后一阶段,为春秋至战国年间,大致自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我国书籍兴起后的发展时期。本文所说最早书籍,主要是春秋以前书籍。书籍如何产生与兴起,可从书籍内部与书籍外部两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14.
谶纬河洛说是汉代颇有影响的学术思想.首先,它以河洛地区为帝王受命的神坛中心,从而突出了三代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它又跻孔子于河洛圣王受命之列,因之使三代文化传统通过儒学主导而被理想化.其次,谶纬河洛说是对汉武尊儒在文化思想上的总结推毂,它为武帝尊儒之后的中国文化定位,从思想理论上提供了论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代,是最具化发展活力、思想自由的时代。而从十八世纪开始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为欧洲社会发展、思想进步、化繁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对比两个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毫无关联的化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相似性,进而认识到中西化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一些必然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商业资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促进了小农经济与地主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瓦解了农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墨家学派在秦汉时代走向衰微 ,但是墨学精神并未灭绝。一方面 ,墨学对秦汉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仍产生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 ,墨学成为中国学术演变的知识基础 ,融合到其他思想系统中去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演进产生深远的影响。先秦诸子思想在秦汉时期的演进主要围绕四条主线 :儒、道、法、杂四家 ,墨学对这四家思想发展都产生过深刻影响 ,并主要依附道教而流传。  相似文献   
18.
战国是《诗》学的危急时代,危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时代对“诗礼”的排挤,二是来自诸子中的反《诗》学思潮。“竞利”“趋新”的战国时代使得传统的《诗》学被彻底的边缘化,而在战国影响最大的儒、墨、法、道四大学派中,除儒家外,其余三家或认为《诗》《书》蛊惑人心,主张焚毁;或认为《诗》是无用的糟粕,主张废弃:或认为《诗》只是一种知识,无补于治道。对《诗》均采取了一种否定态度。这使得《诗》学在战国的发展遭到空前绝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南楚境内的道县,有一群雕刻古朴劲健的石人像,当地人称之为阴兵,并附绚丽的明代传说。经实地考察和大量文献对比研究,无论从历史特征和艺术风格来判断,这群石雕都不可能是明代作品,而是战国中晚期的武士雕像。首先,从自然条件与阴兵石雕本身风化程度来看,它比西汉石雕更包含一种远古印记;其次,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里自东周以来,沉积了深厚的楚文化底蕴。阴兵是楚文化的滥觞;其三,从历史风俗特征来看,阴兵石雕是楚人尚武、信鬼祟巫的反映;其四,从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来看,阴兵石雕反映的是战国中晚期楚雕文化特点,是战国武士精神文化的艺术表现。根据以上考证,结合历史分析,这群湮没于山野密林泥土中的阴兵石雕,可能是一场悲壮历史的凝固,是楚国最后一场生死战争的定格。  相似文献   
20.
殷周时代 ,一切学术都由统治者直接控制 ,史官之职也是世袭的 ,有着很高的地位和特质 ,所作之史书在一般人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威信。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修史逐渐受到强暴势力的威胁 ,但仍有史官冒着生命危险修史的例子 ,涌现了一批像董狐、南史氏这样的“良史”。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史官屈从于强暴势力的事例。这些事例说明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趋于低落 ,同时史官本身也出现了许多缺陷和弱点。到战国中期 ,史官的地位已低落到世人羞而为之的地步。而伴随史官地位低落的 ,则是史官修史之风的败坏 ,强暴势力的因素越来越影响史官的修史。到西汉时 ,史官的地位已经低落到和倡优差不多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