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蔡鑫泉 《收藏》2011,(2):147-147
《比德于玉的汪近圣墨》一文(见《收藏》2006年第1期第94页),介绍了清代制墨大家汪近圣的几锭墨。其中一锭未名墨,一面草书阴识"胡然而生寥天一,胡然而成函三宝"。《中国艺术分类全集·中国文房四宝全集1·墨卷》也载有这品墨(第140图,文字说明第70页)。此锭墨虽小,却十分可爱。  相似文献   
32.
肇庆市首届“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虽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那隆重的场面、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毕竟这是端砚问世一千多年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化节,我作为“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自然是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33.
毛笔     
毛笔是书写和绘画的工具,在“文房四宝”中占主导地位(JHP1999-A-1,图1),有“墨曹都统、黑水郡王兼毫州刺史”之戏称。  相似文献   
34.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书写工具,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融会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们总是同文人士大夫的书斋生涯相关联。文人士大夫赋予了“文房四宝”深沉含蓄的魅力,“文房四宝”则成就了文人士大夫温文儒雅、挥洒激扬的风姿。两者水乳交融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无与伦比的意蕴,也使笔、墨、纸、砚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变得愈加完美和精致。  相似文献   
35.
"文房四宝"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传统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从历代文人学士对"文房四宝"的称颂可见一斑.自隋唐开科取士便形成士大夫文人阶层.在"人世"与"出世"之间,逐渐积淀出文人的雅逸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6.
1981年春末,我到日本访问,临走那天,盛情的日本主人把我引到摆妥文房四宝的桌案前,请我题辞留念。我窘极了,脸上直烧。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唐代影响。中国的书法,唐代就传入了日本。现在日本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多能拿毛笔写字。作为访问日本的中国作家,我本应坦然地拿起毛笔,悬腕题下友好的词句,给日本主人留下一件书法作品以  相似文献   
37.
本文简要分析了砚雕艺术在当代市场兴盛的缘由及其主要缺陷,结合笔者的从艺体验,论述了砚石雕刻工艺之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38.
笔(毛笔)、墨、纸、砚称"文房四宝",在古代同文人士大夫的书斋生活密切相关,文人士大夫也赋予了它们深沉含蓄的魅力。笔:唐朝韩愈撰《毛颖传》,以小说形式借笔拟人,其文曰:"秦始皇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由此,"管城"、"管城子"、"中书君"、"毛先生"等作为笔的雅号在文人中传开了。自韩愈为笔赐名后,其他文人亦有效仿。因笔束毛而成,故又称毫;宋梁同翰称  相似文献   
39.
几年前,我去参观一个古村,在村口看见一座用石头垒成的小塔,塔上一块青砖上刻着四个大字:敬惜字纸。当地的老人告诉我,这叫"烧字塔"。以前的读书人写完字的纸是不能随便丢的,都要放在这个塔里烧化,表示对文化的一种尊重和虔(qian)诚。听到这个解说,我又自然而然地想起唐代书法家怀素埋笔为冢(zhong)的故事,自古以来,读书人对笔墨纸砚都有一种深深的感情。同学们学书法,也应当从小培养这种对文房用具爱惜和崇敬之情。古人把笔、墨、纸、砚(yan)称为"文房四宝",它们有哪些讲究呢?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40.
文房四宝是中国书画文化的传统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历代文人墨客对此文房四宝多有赞叹,有的甚至爱之成癖,如米芾爱砚,甚至拜石。中国的文房四宝与中国的文化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对于文房四宝的制作也是千变万化,名品精品层出不穷,较之于西方的古典文房工具真是丰富无比。由于中国文化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无论是笔、墨、纸、砚均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物性和人性特点,本文从文房四宝的角度谈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