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日本,双方尽最大努力营遗互信,这种努力令人们对中日关系充满想象。其中,胡锦涛5月8日在早稻田大学演讲中关于历史问题的论断,也显示了化解中日心结的智慧。胡锦涛提出,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相似文献   
72.
欧亚伦,英文名AlanD.Partee,美国人,1990年任台湾长荣国际集团咨询开发部顾问,开始接触并了解中国文化与社会。 1998年赴日本,先后获得早稻田大学国际金融学硕士和国际经济学博士学位。其间,适逢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到早稻田大学演讲,有幸为江泽民主席作同声英语翻译,自此关注并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3.
我国早期留日学生毕业纪念册《鸿迹帖》不仅收录有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毕业生的留言,而且还收录有晚清皇族、官员、进士的留墨。作品情感丰富,饱含家国情怀、民族复兴之志。《鸿迹帖》是研究我国早期留日学生可供参考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74.
一位好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没有激情?因为他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认识自己是自古以来人类对自己提出的一个很高深的命题。在"认识自我"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走进了一个误区:在评论、总结和交流的时候,总会自贬三分。当然,在交往中自贬一些未尝不可,但在内心深处绝对不能自贬。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  相似文献   
75.
《神州学人》2011,(9):23-24
7月10日,由中国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主后乐寮第36届寮生委员会委员长、早稻田大学博士生胡波代表寮生委员会和全体寮生介绍了后乐寮在过去几年中举行的各项活动。翔实的数据与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更加凸显了后乐寮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民间交流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6.
1959年,已故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做了一次题为"在底部还有很大空间"的演讲。这位当时在加州理工大学任教的教授向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费曼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  相似文献   
77.
周维强 《中国教师》2013,(13):51-51,59
钱玄同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高足,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研读日语和教育学,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士,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兼职导师,祖籍浙江湖州。钱玄同1939年去世,其后数十年里,不断有他所教过的学生撰文怀念钱玄同的教育教学工作。这里面,有当年北师大的学生,也有当年北大的学生。从他  相似文献   
78.
黄浚,福建省人,生于1884年。成年后,黄浚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就读,学成归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9.
东京散记     
李仁君 《神州学人》2008,(12):30-31
因为在国内听到看到的关于日本的介绍与评论太多了,所以,虽然是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国土,初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比如.在飞机下降中看到了浓密的森林覆盖,走在大街上见到的是井然有序的交通和干净整洁的街道,一切都是那么地在预料之中。我此次来日本是应早稻田大学的邀请,受海南大学日元贷款项目的资助,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80.
前不久写过一篇《"外国也有很糟糕的书"》,说的是创作;这里要谈的是外国的学术,二者互为补充,或有助于我们思索某一方面的真相。当然,这只是"某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海外确有非常好的创作,更有非常好的学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可使我们大开眼界。只是这后一点现在已成共识,而前一点似有遮蔽之势,所以特别提出来说一说,以防盲目迷信,反失自信,结果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