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年少聪颖,广读诗书,自以为博学多才,于是在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料某日,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捧书登门"求教"。苏轼接过书卷,一番审视也只能识其一二,顿觉无地自容,老翁见状,拍拍其肩,含笑不语,苏轼哪里还顾得上矜持?连忙执笔在原联上各添二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尔后,苏轼常以此自勉,终成一代学问大家。明初大学士解缙自幼即有"神童"之誉,  相似文献   
62.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呈螺旋型上升的,每经过一次改朝换代,社会经济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到一个王朝中期时,经济恢复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朱元璋通过争夺劳动力,荒屯田、兴修水利,奖劝桑棉生产、发展工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社会经济在明初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63.
何献忠 《中学文科》2004,(12):43-43
明初翰林学士解缙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堪称一代文才。一天,朱元璋对解缙说:“昨天宫里出了喜事,你吟首诗吧!”聪明的解缙一听,便知道是皇帝得了儿子,于是开口吟道:“君王昨夜降金龙。”“金龙”两字显然是拍皇帝的马屁。谁知朱元璋说:“是个女孩儿。”解缙马上改口道:“化作嫦娥下九重。”  相似文献   
64.
从本质上讲,隐士的存在是一个政治问题。明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及由此引起的士人与皇权的激烈冲突,是这一时期隐士数量较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5.
历史解释应该围绕史料实证展开,如果不能正确 地理解和使用“史料实证”,就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讲求史料 实证,教师首先应具有引导学生查证原始史料。但是,仅查证 史料,而无实证过程,史料实证也名不副实。笔者以《专制时代 晚期的政治形态》一课为例,展示史料实证的完整过程,及其在 历史解释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正朝阳门位于内城东垣南侧,今朝阳门立交桥处,原为元大都东垣之南门"齐化门"。取《周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齐化"有"齐全化生"之义。齐化门也常被称为"杜门",意为"休憩之门"明初屡次修葺齐化门,正统四年(1439年)重建该门的城楼、瓮城、箭楼、闸楼竣工。取《诗经·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又因门位于城东南取"迎宾出日",故改名"朝阳门"。城楼面宽七开间,进深三开间,三重檐歇山屋顶。箭楼重  相似文献   
67.
阎焰 《收藏》2014,(5):82-91
磁州窑是宋、金、元、明时期华北地区极其重要的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彭城镇一带,古时属磁州辖境,故名。据田野考古调查,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入12世纪(北宋—金之交)之后达到鼎盛,元明衰落,及清仍继续烧制,整体窑业烧造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遗物较多。历史上关于宋代磁州窑瓷器生产使用的文献尚未见到,所见材料记载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有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  相似文献   
68.
明初,太祖、成祖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尊孔弘儒,统一思想,为此加强了对戏剧创作和演出的干预,使兴盛一时的剧坛突然沉寂下来。在此社会环境下,戏剧作家的作品就不可避免地凸现出单一空疏、伦理说教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69.
兵后出郭     
俯仰[2]兴亡异,青山落照中。民归邻树在,兵去垒[3]烟空。城角[4]犹悲奏,江帆始远通。昔年荆棘露[5],又满阖闾宫[6]。【注释】[1]高启,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应召撰修《元史》,授翰林编修。又擢户部侍郎,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后因为苏州知府魏观作《上梁文》一事,获罪腰斩。高启博学工诗,天才高逸,为"吴中四杰"之一,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  相似文献   
70.
明初文人之不仕可分为三种类型:热情讴歌新朝,受事不受官,以杨维桢为代表;积极入仕,对新王朝由希望到绝望,旋即因惧祸而退隐,以高启为代表;忠于元室,甘为遗民,拒不与朱明合作,以戴良、丁鹤年为代表。选择不仕的文人主要生活在江浙一带,他们在明初士人群体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文人不仕背景多样,其共性在于元明两朝在江南统治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