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1965年9月7日,35岁的李小芳欣逢新婚之喜,自然宾客满门。省市文艺界的朋友中午吃喜酒时,闹得天翻地覆。突然省文化局通知李小芳,当天晚上有重要演出任务。下午四时来车接走李小芳,临上车时,众宾客再三叮咛:晚上你演出回来后,我们十时开始闹新房,不见不散!风光旖旎的东郊宾馆长年接待各国元首和中央首长。刚刚到东郊宾馆,李小芳就猜出今天一定有特殊贵宾,否  相似文献   
92.
对南昌起义的评价问题,由于周恩来长期坚持低调,在党史宣传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即便是改革开放以后,也未超出“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定论。似乎在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关头,南昌起义只有象征性意义,与秋收起义相比是等而下之。其实从历史自身的逻辑性来衡量,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要远高于此。因为南昌起义立起了一杆旗帜,树起了一个榜样,统一了全党的思想,鼓舞了全党的斗志,去进行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促进了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大转折的“八·七”会议的召开,从而使秋收起义成为可能。可以说,没有南昌起义就不会有秋收起义。同样重要的是,由于南昌起义军的余部在朱德领导下的加盟,革命根据地才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可能;而南昌起义荟萃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形成了中国革命军队的高层骨干,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93.
《滁州学院学报》2018,(6):75-79
朱德作为中国十大元帅之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在驰骋沙场、指挥抗敌的同时,还时刻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来引导抗战诗词的成长。在诗词创作内容方面,朱德认为诗词创作要表现红军和人民的抗日生活,要在内容中弘扬中华民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用文学思想支持民族抗战;在诗词创作形式方面,朱德强调诗词创作要通俗易懂,是民族、民间、大众的诗词;对于中国革命历程,朱德不仅仅有丰富的革命军事指挥实践,也有精辟的革命诗词论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文""武"双全的"朱老总"。本文主要以朱德"抗战诗词"为研究对象,论述朱德抗战诗词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4.
顾育豹 《湖北档案》2009,(10):36-36
1951年国庆节的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电影纪录片。聂荣臻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要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相似文献   
95.
1935年,红军转战黔北,在仁怀的鲁班场与国民党军打了一场硬战,随后兵分多路赶到茅台镇。  相似文献   
96.
大约20年前,我和另外两位民主德国记者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学术访问。我也提出与朱敏同志进行会谈的申请。在我们逗留的最后一天,我们在北京见到了朱敏教·授、举世闻名的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  相似文献   
97.
1989年,朱德庸开始用幽默漫画表述他看到的人生,从表面到底层开一切的玩笑,同时把玩笑背后的严肃意义藏在里头. 朱德庸是个漫画家而且不只是漫画家,他迫使人们去思索人生的多味,一层一层钻探人性直到底层.但重要的是他让人笑,笑过之后留下"哎,人生就是这样啦"、"没什么大不了"的轻松自嘲和痛快讥讽.  相似文献   
98.
朱德是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他在指挥抗日战争的同时,也关心和引导着抗战文艺的成长,既有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实践,也有不少创作问世,这才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完整的朱德。  相似文献   
99.
100.
宁岩 《四川档案》2006,(6):28-28
蔡锷将军因长期肚于战事,积劳成疾,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十一月八日病逝于日本。噩耗传来,纳溪军民“识与不识,均为之痛苦流涕”。当时驻扎在纳溪的云南陆军第一师第二梯团第三支队长朱德,会同纳溪县知事周维桢(原“护国军”参谋)旋出通知,邀请纳溪县军、政、绅、学、商各界人士,于民国五年十二月一日至七日,为蔡锷将军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同时,在民国五年十一月廿六日以朱德、周维桢的名义发出为蔡锷将军铸建铜像及为阵亡将士建立昭忠祠的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