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6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李商隐也许想通过他的无题诗向人们说些什么,但他“欲说还休”,其无题诗大概就是从他口中道出的“天凉好个秋”。这种空灵的风格,正是无题诗的魅力所在。我们不必去生硬地解释无题诗的喻义,为它再凿一窍;而应辟出一定的距离去欣赏它,“雾里看花”,也许会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2.
晚唐诗风情调低沉,色彩晦暗.意境朦胧,词藻华美。李商隐则是这种诗风的开宗立派和集大成者.清人刘熙载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邀。”李商隐朦胧晦涩、深情绵邈的风格全面、深刻、典型地反映了晚唐的时代风貌。最能反映时代风貌和表现李诗风格的则是其感伤主题的诗歌。  相似文献   
123.
与同题材作品相比,李商隐的《蝉》不是直写物象,绘形绘声,而是托物寓意,抒情言志,于虚处用力,借蝉以寄寓自己志行高洁而不遇于时的处境和悲愤无告的心情。前半部物我同一,写蝉即写人;后半部物我相分,咏蝉寄恨,隐显分合。整首诗构思缜密,体物精当,物我融合,是咏物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24.
李宪生 《天中学刊》1998,13(1):50-52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作包蕴密致,沈博绝丽,至今慕者如云。王蒙(李商隐研究会名誉会长)认为,中国的古诗,特别是李商隐的诗,有一种绝对性。他的纯粹性和普遍性、深刻性是无法比拟的。①李商隐独特的诗歌艺术的确有许多是值得今人去重新认识和研究的。在此仅就其《无题》诗意象方面的特征微加探讨,略表浅识,以求教于方家。真情的凝聚心灵的浓缩李商隐生活在国势日衰,朋党争斗的晚唐时代。此时,李白式的“裘马颇轻狂”的生活,杜甫式的“致君尧舜上”的理想,以及两位大诗人开拓的豪放、沉郁顿挫的诗风,都已不合时宜。于是李…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就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的思想内容,补充论证了朱鹤龄的意见,认为诗中确实有一部分是作者含蓄地借王涯的遭遇反映“甘露之变”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的.此诗在抒发个人襟怀志趣的同时,还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26.
“只是”一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是存在着差别的。唐诗中“只是”一词出现频率增加,并有多个语意现象出现。本文以李商隐《乐游原》诗中的“只是”一词研究为契机,探讨了唐诗中的虚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7.
在唐代乃至整个七律诗的发展史上,杜甫和李商隐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比较两位诗人的七律创作艺术,可以发现李商隐在对杜甫七律章法、句法的学习模仿的同时,却能另辟蹊径,自具面目,这主要表现在诗歌中则为对仗灵活巧妙,分承由浅入深,句法变动不拘。  相似文献   
128.
《宏观世界话玉溪》以逻辑的方法为主同时渗透历史的方法论证了李商隐是晚唐诗的代表,以历史的方法为主同时渗透逻辑的方法论述了以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是联系唐诗与宋诗、宋词之间的特殊纽结点。历史的和逻辑的两种学术研究方法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得《宏观世界话玉溪》一文内涵丰富、条理清晰、论证有力。成为论文写作初学者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29.
《新唐书》、《旧唐书》对李商隐评价歧异之处,主要表现为政治态度和创作成就两方面。对二者评价差异的原因进行剖析,可对李商隐在唐末五代和北宋的接受状况有更为客观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0.
剪烛西窗     
《中国高校招生》2009,(10):59-59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名作《夜雨寄北》的诗句。想那西窗下,荧荧一烛,诗人促膝夜谈,几番风雨成隔世,共话白头到眼前,看那烛光由短而长。由高而低、执剪修心,是何等的悠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