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6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帘、幕、帷等是我国古代生活中重要的日常用品,也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审美意象。它们以较高的频率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出现,是构成他诗歌中"隔"与"幻"境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形成其"深邃遥邈"诗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2.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晚唐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因与杜牧齐名,因此有了“小李杜”的美称。晚唐诗歌虽然失去了盛唐诗歌的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进取,使诗歌的国度仍然一派绚丽灿烂,李商隐便是晚唐诗人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更有独特的风格,绣织丽字,镶嵌典故,  相似文献   
133.
《樊南文集补编》所收《修华岳庙记》既非李商隐文,亦非唐文,而应为北魏文。《集古录跋尾》所载《大代修华岳庙碑》、《宝刻丛编》所载《后魏修华岳癌碑》与《修华岳庙记》实为同一碑文。文中出现的“常英”为北魏人;“直勤”为北魏宗室成员的特有封号,“直勒”应为“直勤”之误;“侯尼须”为北魏宗室成员,并与常英为同时代人。《修华岳庙记》作于北魏文成帝兴光元年九月鸡日至太安元年三月三日间。  相似文献   
134.
初读李商隐《锦瑟》,我们感受到的是意象的丰富与朦胧,以及诗中流露出的浓浓的抒情气氛,但怎么美又让人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135.
李商隐的人生遭遇了种种不幸,爱情和事业的双重磨难带给他悲剧式的生命体验,这成就了诗人忧郁多愁的抒情气质,也形成了诗人创作的艺术原动力。感伤主题的必然选择在诗人作品中呈现出诗与梦的完美融合,使其作品达到了朦胧美的极致。李商隐诗歌的魔力就蕴藏在他多舛的命途和艺术的惨淡经营中。  相似文献   
136.
原诗展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筠宋·辛弃疾  相似文献   
137.
钱静 《文教资料》2010,(11):4-6
作为西方一个文学批评流派,英美新批评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为深入、细致.常常包含某些辩证法的因素。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英美新批评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他们的理论一般都能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本文利用英美新批评派的细读法中的反讽与悖论两种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李商隐的《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8.
李商隐的诗尖新晦涩,最号难解,因此引发了后世诸多的纷争,进而形成独特的李商隐现象。李商隐其人其文确实有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但是拨去历史的迷雾,单从文字本身来体察,文学自身的流变对于义山独特诗风的形成还是有着清晰的脉络的,他诗里迥异前人的语法结构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9.
这个周末,母亲突发奇想要求我陪她到楼下整理车库,把那些长期堆积又占地方的东西处理掉。"母命难违",我只得丢下手中看了一半的《李商隐全传》,  相似文献   
140.
晚唐时期的诗序接受传奇小说的影响,具有浪漫传奇色彩.杜牧、李商隐虽然创作诗序不多,但是他们现存的三篇诗序却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两位大诗人在处理相同体裁时风格的差异,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