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148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数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经验是数学最初建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数学理论又被应用于实践之中,再从现实世界之中汲取营养,获得更大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原来的经验。这与杜威的经验哲学极为吻合。本文就从杜威经验哲学的视角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新教材进行审视,进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2.
徐朔在《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8期撰文指出.项目(projec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proiicere”,其意为计划、设计、规划。而方法(methode)一词则源自古希腊。意思是完成计划任务的路径。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1918年美国学者基尔帕里克(Kilpatric)在他的一篇同名论文中提出“项目教学法”。在德国.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奔驰汽车公司开发的“蒸汽机项目”为标志.许多大企业如西门子、大众等相继开发实施了各自的项目教学。德国的职业教育中逐渐形成了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浪潮.项目教学法被企业和职业学校看作是培养包括关键能力在内的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并作为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3.
作为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目的观经常被误读。教育并非无目的。所谓无目的,只是特殊语境下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蕴含深刻的教育思想。重新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对于认识教育的内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改造是教育改革家们的追求,他们对教育投入的巨大热情是教育改革不断前进的动力。通过认识二十世纪初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的关系,可以从中体会到教育家们的实践热情。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克伯屈在借鉴与提升他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设计教学法”,柯林斯也是在进步教育的影响下,用实验的方式施行了设计教学,并创造了美国教育史上有名的设计教学案例——伤寒设计。他们三人在设计教学方面的贡献,使得设计教学法在美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教学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55.
李勇 《福建教育》2007,(6):62-62
心灵主要是一个动词,它意味着我们自觉而明确地处理所在情境的所有方式。 ——杜威:《作为经验的艺术》 这是一本普通的一线教师的心灵随笔,朴素的装祯、朴素的文字、朴素的思考、朴素的困惑、朴素的挣扎和质疑……  相似文献   
56.
杜威在对传统的教材观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阐述了教材与社会生活、儿童、经验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提出了独特的教材观。尽管它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但是也不乏其合理的思想成分,这对于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的教材改革与教师教材观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7.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人类所有的冲动中.以‘希望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为最强烈。”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各异、兴趣不一、有血有肉的儿童。若让这一个个“自由元素”靠近班集体这个核心.那就要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进入最重要的角色。都成为班里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58.
"Liberal Education"一词的意义在西方教育界早已有定论,一般较为人熟知的中文翻译是"人文教育"。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学教育弥漫"实用"之风,此时保守的学者有感当代教育重专业技能而轻人文课程的危机,乃重新诠释"人文教育"的内涵,并致力于人文课程的设计。这些学者中,上世纪40年代曾获得普利策诗人奖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马克范多伦教授,结合诗人感性的笔触与自己投身教育的经验,写成著名的《人文教育》一书,他极力主张教育不只是改造社会的工具,更应进一步提供如何精炼人性的必要途径。他这种与当时宣称沿袭"进步主义"而号称自由派学者的对立思维,使他成为美国人文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他的教育理念,并阐述西方人文教育的本质与传统。  相似文献   
59.
杜威认为,职业意识教育是民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意识教育可通过"做中学"来实施。从杜威的职业意识教育观中可得出如下启示:职业意识教育是普职融合的切入点,应重视职业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0.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教学理论,提倡教学应通过活动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美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至今仍作为指导原则在美国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美国“做中学”教学理论充分揭示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和方式,我国成人高校可以将其作为理论参考,从中借鉴积极成果和成功经验,重新谋划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和师生角色定位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