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15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马志伦 《学周刊C版》2014,(2):231-231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只是一篇政治意义上的檄文吗?通常认为这篇文章是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己亥杂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龚自珍要求的个性解放.不仅是其政治改革思想的支柱.同样也是其文学改革思想的核心。所以,《病梅馆记》还可以有另一种解读。即文学意义层面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552.
人上了年纪,读书的偏好是会发生迁移的。就笔者而言,学中文的,学生时代好读文学作品,尤其好读文学名著中的爱情篇章。现在年过半百了,就爱读一点文史掌故。因力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缘故,喜欢读点郑逸梅(1895—1992)的东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手边的这本《书报旧话》,1983年学林出版社初版时曾经读过,2005年中华书局新出时又买了一册。置之书橱,随手翻阋,常读常新。或许,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之后,方能欣赏朴拙的文字之美。这类书,年轻的时候品不出味道,年岁稍长就越品越有味了。  相似文献   
553.
范静 《海外英语》2014,(11):233-234,245
《病梅馆记》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1792—1841年)于1839年写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通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批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者禁锢思想、撰残人才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作者反对传统思想的压迫和束缚、追求自由解放的斗争精神和强烈愿望。关于该散文出现了两个译本,分别是杨宪益、戴乃迭的《My Plum Tree Infirmary》;谢百魁的《The Sick Plum Chamber》。该文将通过语域分析两个译本,通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对原文的偏离程度以及语式分析,对两个译本做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554.
英国女作家A.S.拜厄特在其代表作《占有》一书中巧妙地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对经典原型加以改写。本文拟从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原型批判角度出发,以书中梅卢西娜原型为例,深入分析其改写以及嬗变的痕迹,进而剖析作家独特的创作意图,以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555.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朗读题目 (音画视听:"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师: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义……这便引出了《水浒》一百零八将。今天先表一人。  相似文献   
556.
章馨方 《林区教学》2012,(4):116-118
魔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在不同时期对魔鬼有着不同的认识。19世纪多位音乐家根据歌德《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创作了音乐作品。本文通过对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第三乐章"梅菲斯特"中运用戏仿手法的分析,试图探究19世纪魔鬼意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这一探讨是在音乐形态的分析中进行的。基督教中的魔鬼与恶有着必然联系。然而,时至今日宗教所提供的文化力量如今已经分崩离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了。宗教和世俗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也终于因为宗教的衰落和退场而暂时消解。与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魔鬼便拥有了世俗特性。梅菲斯特成为了创新精神的激励者,作曲家们正是借助梅菲斯特的魔鬼想象来理解世界。  相似文献   
557.
由杨恩寰、梅宝树主编的《艺术教育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丛书》适应普通高等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需要 ,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原则、操作方法和运作模式。这是一套别开生面、富于创新精神 ,对推动和落实全面素质教育很有价值的精品佳作 ,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颇多教益。《丛书》由三个层面的内容组成。第一个层面———艺术学 ,作为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讲述艺术理论知识 ;第二个层面———艺术教育学 ,讲述艺术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第三个层面———门类艺术教育 ,包括绘画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  相似文献   
558.
《现代语文》2004,(7):9-9
故事柏修斯和他的母亲因为阿波罗预言他将杀死外祖父而被外祖父放逐,母子两人顺流到一座岛上,遇见一位好心的渔夫,老渔夫带他们回家。老渔夫夫妇待他们视如己出,柏修斯和他母亲就安心地在那儿住下了。过了许多年,柏修斯长成一位俊美少年,他的母亲依然优雅美丽,小岛的统治者爱上  相似文献   
559.
杨文华   《中学教育》2007,(1):13-15
“你最初读到什么东西,你最初看到的东西就会成为你未来生命的一部分。”——(美国)惠特曼梅子涵,中国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他是一位痴迷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创作了《女儿的故事》《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儿子哥们》等许多优秀的作品,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也是一位执著的儿童文学阅读活动推  相似文献   
560.
《红楼梦》蕴含丰富的梅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四方面出发对梅文化进行探索。首先阐述咏梅和赏梅,明确其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其次描述赠梅,了解其是对爱情的表达;最后指出梅是花,也是人,如梅与美人、红梅妙玉等,强调其象征着人物高尚的精神。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红楼梦》中的梅文化,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