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爱的回答     
渐渐地,我阴暗的心空闪出一丝光亮,并且越来越亮……"秋风秋雨愁煞人",一棵老榆树挂着仅剩的几片干枯的叶子,阴郁地站着,任凭稀落的雨点肆无忌惮地戏弄。老榆树,你也像我一样孤独寂寞么?迷蒙的眼前又显现出爸爸瘫坐在轮椅上替人修鞋的憔悴身影,奶  相似文献   
102.
两棵树     
一个年轻人,从小就是人见人爱的孩子。上学时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初二那年参加全国奥数比赛,获得一等奖。17岁不到,他就被保送到某大学深造。然而,命运在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的暑假,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次过马路时,一辆飞驰而来的汽车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双腿和左手。面对这飞来横祸,他没有被打倒,最终凭着惊人的毅力自学  相似文献   
103.
世界上的树很多,有松树、柳树、桦树、榆树……我最喜欢的是白杨树。白杨树是我心中永恒的树。 白杨树是北方极普通的树,放眼望去随处可以看到它那高大挺拔的身姿。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极普通的树,却曾经带给我无比的欢乐和喜悦。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对奥尼尔的作品<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艾比进行分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艾比短暂人生中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她短暂的一生是对男权社会反抗的一生,她的人生悲剧是由男权社会意识形态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5.
童心如画     
走过人生的春季,才暮然回首寻找失落的童年,那偷偷爬上柳梢报春的毛毛狗,河沟沟里溜窜的小泥鳅,老榆树上成串的榆钱,还有那天上眨呀眨呀的星星,可是从我手指间悄悄溜走的童年?童年呀,是一串串酸溜溜的冰糖葫芦,是小河里一个个光溜溜的小屁股……  相似文献   
106.
楮果好钓鲫     
徐斌 《垂钓》2001,(7):53-53
秋风送爽,我和小刘一早骑车去里港村一野塘钓鱼。野塘四围草木丛生,有杨树、榆树、柳树,臭椿、楮树等等,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107.
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草地的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科尔沁沙地的榆树疏林草地进行了全面调查 ,共有三种类型的榆树疏林草地 ,它们是科尔沁沙地植被演替的顶极群落 ,也是最稳定的群落 ,对科尔沁沙地的环境及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故事里共用了十个成语,可惜都是胡乱篡改过的,快睁开你的火眼金睛,把它们圈出来。古时候,某县城里有一棵一抱粗的老榆树,可谓奇货可锯。贪心的知县想把它锯为已有,就找来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来帮自己锯树,可是来者不锯。  相似文献   
109.
太多人歆享树的繁丽和果实,对这忠诚着沉默的伙伴予取予求;面对见证过人世沧海桑田的参天古树,充满着莫名的敬畏和怯懦的自卑;穿越过喧闹的尘世沉淀过自己的思绪时,开始羡慕做一棵树的安静和温和里透出的严谨。’但这里的树,多是有着需要人们仰望的高度。记得树在《辞海》里的解释,木本植物的总称。用知识来规划头脑的话,除了乔木,灌木也应该是被叫做"树"的,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把灌木列进过树列。很多人每天都遇见树,但更多的时候是无视,像无视灌木那样。可是,人的世界看似纷扰,却常常是永恒地凝固着,像一株不再挪动的长在那里的树,全看某天树下路过的是谁。能对一株树思考的人,是宁静豁达的。每个人都有一株自己心中的树,树的样子甚至截然不同,但那的确是心底最真的梦。  相似文献   
110.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戏剧,从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作品中不仅包含了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传统,而且还受到现代西方思想的影响,借鉴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戏剧表现手法,描写了有产阶级家庭内部矛盾,反映了在金钱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真实情感和人性被压抑的现状,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心灵被扭曲变异,而内心的欲望使得一家人之间相互仇恨,父子相残。笔者在本文中就《榆树下的欲望》的主题意义、创作特点等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