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386篇
科学研究   67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069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31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武当》2003,(2):64-64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近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种,文字材料达3000余万字,但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32.
周和平 《武当》2004,(7):30-3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内家武学传统功夫,可谓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古圣先贤法天则地,求诸人身,天地人合一,集修身、养生、技击于一体,而成中华武学:内家武学一道,法融三教,理通百家,是称国术.乃为传统文化之一端也。  相似文献   
33.
郭树璞 《武当》2004,(8):7-7
武当拳身法示要,是节选于我老师河北省沧州有名武师郭晋武讲的武术秘诀。老师讲,武当拳法在与敌搏击时,身法最为重要。身法之关键,须于手足之动作灵通一气,进退有方,躲避得机,起落如式,变化迟速,不失其矫捷敏快之法。如是,法术完备,应用得力:拳谚日:“何为打,何为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何为闪,何为  相似文献   
34.
杜林玉  曹梦 《武当》2004,(4):64-65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我们即如约来到已经走过104周岁人生旅途的“世纪同龄人”、武当派武学泰斗李钟奇老先生的住所。寒暄过后,我们的话题也就顺其自然地从武当派武术谈起:  相似文献   
35.
武当武术中道家的哲学思想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康  王凯军  赵长军 《武当》2003,(10):31-32
武当武术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道教文化,同时她也是道教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如欲深入理解武当武术的本源,必须理解武当武术中所蕴涵的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9年对<中医病案书写规范>进行修订,于2000年9月正式实施<中医病案规范>.在执行新的病案规范过程中,我们对病案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现针对本院2000年10月至2001年3月住院病案中500份有缺陷的中医病案统计分析:1、格式方面总缺陷389例次,占35.4%;2、内容方面总缺陷596例次,占54.9%;3、书写技巧方面总缺陷115例次,占10.5%.  相似文献   
37.
根据分类实践体会,指出了《中图法》第四版“R2中国医学”个别类目注释存在的不足及错因所在,并提出修改建议,供再版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近年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回顾与总结,作者认为在进行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中,必需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并使之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同时应加大力量对中医基础理论与古医籍的研究和挖掘。  相似文献   
39.
40.
《佛说痔病经》是义净从印度翻译而来的一卷密教文献,对痔病描述颇具特色。其内容见于敦煌文书S.5379、《大正藏》《医心方》、西夏写卷И_(HB).NO.807。经研究发现S.5379时代最早,与后三种写本有差异,当各抄自不同底本。其内容里关于痔病的描述可发现是受到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昙梵陀利学派的影响较大,阿育吠陀对痔病的认识由身体各部位皆可长出“痔”,逐渐缩小至仅描述肛周疾病,由广义至狭义。该经卷先在中国的中原传播,又返传敦煌、黑水城,后又传至日本,流传甚广,并影响中医对痔病的认识,使中医之“痔”由肛周疾病扩大至鼻痔、耳痔等其他部分的赘生物,由狭义至广义。该经卷保留中印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痕迹,在浓墨重彩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