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教育   545篇
科学研究   89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32篇
信息传播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36—2018年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是环北极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定量分析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是深入理解环北极地区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基础。本文选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为对象,利用167个俄罗斯国家气象站点1936—2018年的气温与降水观测数据,结合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揭示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0.06 ℃、-2.98 ℃、-7.41 ℃,年均增温速率分别为0.27 ℃/10 a,0.22 ℃/10 a,0.15 ℃/10 a。年内极端最低温(TNn)上升尤为明显,约为年均增温速率的1.3倍,春、冬季增温速率大于夏、秋两季;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 mm、428 mm、369 mm;年降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叶尼塞河流域增速较慢(3.36 mm/10 a),而鄂毕河(13.02 mm/10 a)和勒拿河(9.59 mm/10 a)流域增速较快,降水增加集中在春、秋、冬三季;③在空间上,增温较快的区域集中在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最大增温速率达0.60 ℃/10 a,而平原地区普遍偏低;降水的空间差异大,西伯利亚南部高海拔地区(>1100 m)年降水量达1000 mm左右,北部低海拔地区普遍为300~ 600 mm。上述观测数据指示,环北极流域正在变暖变湿,且空间差异大,可能与“北极放大”及流域下垫面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2.
巩倩  吴建国  王立 《科技通报》2022,(5):98-106
准确识别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对科学防治荒漠化有重要意义。以125篇公开发表的涉及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影响的文献为样本,在SPSS软件中以卡方统计检验和Cramer’s V系数法,分析了荒漠化成因结论与分析方法、地理空间范围和时段长度的相关性。我国荒漠化大多由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以及人类活动主导引起,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在125篇文献中,荒漠化成因是由气候变化及变率所主导的文献占24.0%、由人类活动主导的文献占37.6%、由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的文献占38.4%。分析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影响中,以描述性分析法、小尺度和41~50 a和1~10 a时段长度为主;荒漠化成因结论与分析方法、地理空间范围和时段长度间存在显著的中度关联性(P<0.05)。评估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荒漠化影响,需要考虑分析方法、地理空间范围和研究的时段长度对荒漠化成因结论的影响。未来需要发展研究方法、多时空尺度开展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教育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与培养理念应做出调整以适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在综合性、协同性、保障性方面存在不足。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其制度保障;构建合作平台,鼓励融合模式创新;倡导绿色理念,共创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4.
甲烷是第二大温室气体,具有强大的增温潜势,将成为中国继二氧化碳后第二种需要重点控制的温室气体。中国的甲烷排放主要来自能源活动、农业生产和废弃物处理三大领域。能源活动为中国第一大甲烷排放源,其中煤炭生产的甲烷排放量明显高于欧美国家;农业生产为中国第二大甲烷排放源,其中稻田产生的甲烷排放量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中国的废弃物处理产生的甲烷排放量明显偏低。目前,中国甲烷减排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甲烷监测能力薄弱,排放数据缺乏;甲烷减排缺乏法律依据,排放标准低;甲烷减排起步晚,各领域差异大。今后,应完善甲烷监测网络和排放数据报告制度,完善甲烷减排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以油气行业为试点逐步开展甲烷减排。  相似文献   
35.
杨雅惠 《未来与发展》2007,28(3):7-10,6
自有科学研究结果显示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全球暖化以来,气候变迁议题便广泛地受到国际社会与科学界的重视。本文以《京都议定书》为案例,探讨科学知识与政治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6.
统计降尺度法分析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黄俊雄  徐宗学  刘兆飞  赵芳芳 《资源科学》2008,30(12):1811-1817
大气环流模型(GCMs)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需通过降尺度处理得出区域尺度上未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信息,才能满足气候变化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影响进行评估的需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降尺度模式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统计降尺度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应用太湖流域7个气象站点基准期(1961年~1990年)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测资料,对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进行率定和验证,确定模型应用的预报因子变量,建立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80s)的气温变化情景。结果表明,SDSM模型对于太湖流域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模拟效果较好,可以很好地模拟太湖流域未来的气温变化。与基准期相比,A2、B2情景下,太湖流域未来3个时期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情景都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随时间推移增幅明显增大;流域未来3个时期气温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冬季增温最显著,秋季次之,春季和夏季变化相对较小。分析成果可为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为决策支持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白龙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秀云  姚玉璧  王润元 《资源科学》2009,31(8):1315-1320
利用白龙江流域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白龙江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34.2~-7.4)mm/10年之间,降水量递减以夏季降水量递减为主,倾向率在(-21.2~-3.8)mm/10年.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舍倾向率在(0.10~0.40)℃=/10年之间,增温率以冬季最大,其值在(0.22~0.55)℃/10年之间,秋季次之,其值在(0.15~0.35)℃/10年之间,春季最小,其值在(0.03~0.34)℃/10年之间.年际变化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上升.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09~0.14)/10年之间.近55年来白龙江流域气候趋于暖干化.白龙江流域水资源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28.09m3/(a·10年).从1985年开始下降,突变点在1991年,年际变化存在3~4年、7~8年、12~13年的年际周期变化.水资源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0.71(P<0.01),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0.46(P<0.01),与干燥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5~-0.43(P<0.01).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干燥指数上升,导致水资源减少.  相似文献   
38.
在坎昆召开的第1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美两国的能源和环境政策都备受瞩目,而美国的政策正是来自于被《时代》周刊等美国媒体誉为奥巴马政府的绿色“梦之队”的能源和环境核心决策层。这个决策层由6位成员组成。  相似文献   
39.
气候问题已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核心议题,将气候变化有意无意地等同于气候暖化,并从而与“减排”联系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全球化风险、国际道义与责任以及国家间利益分配和权力博弈的复杂问题。然而,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40.
文章结合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通过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的实地调研,以该地区近十年来显著的气候变化以及当地农牧民的适应性行为为中心,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于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少数7民族生产生活与文化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