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致仕,是指古代官员到了一定年龄以后,辞去公职,退居养老。致仕不仅有利于政府官员的新陈代谢,增强官吏队伍的活力,而且在社会上宣传了尊老敬老的优良风气,也使致仕后的官员从繁忙的政事中解脱出来,安度晚年。由于有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作为生活保障,致仕官员大多选择淡泊宁静的闲居生活,其内容充分体现了古代的休闲文化。  相似文献   
52.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明史,中医学无疑是中国博大精深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医书、药典、疾病辨析等蔚为大观。要对中医百病名称进行考证,这关乎着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将溯及久远年代,必须翻阅诸多冗杂的卷帙浩繁的典籍史料。没有秉烛夜读的精神、淡泊名利的思想,没有扎实的国学根底,没有对中医学知识的博通和敢于对前人成就扬弃的科学态度是无法进行的。然而张纲先生做到了。  相似文献   
53.
一位美国MBA学生在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他总是这样对餐馆大厨表达自己的雄心和抱负:“总有一天,我会打进华尔街,赚很多钱,让所有人都仰视我。”大厨听了却说:“如果经济再低迷下去,餐馆的生意还是这样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MBA学生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他想不明白一个每天围着锅台团团转的厨师,怎么会有本钱当一个银行家呢?  相似文献   
54.
胡翠云 《科教文汇》2013,(18):35-35,37
作为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美誉的教师,什么是教师的幸福呢?平静淡泊是笔者作为教师的一种状态,精神高贵是笔者作为教师的一种操守。  相似文献   
55.
56.
金点强 《新闻世界》2006,(11):58-59
一百多年来,每到一年年度,世界的科学家、人学、作家以及经济学家会将日光投向瑞典——诺贝尔这个让人苦苦追求的奖项,在此刻各归其主。所谓奖金我所欲出,名声我所欲也。对大多数得主来说,诺贝尔奖意味着一夜间暴富,声名显赫,从此步入“不朽”的殿堂。但也有一些“异类”,在大奖不请自来时或无动于衷,或依然故我,或干脆拒绝。在名利的巨大诱惑面前,他们表现出“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态度。[编按]  相似文献   
57.
历史上,富人在中国一直声名不佳。在个人修养上,中国人一直以“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为至高境界。对于富人,中国人创造了很多词形容其道德败坏,比如“为富不仁”、“无奸不商”等。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撰文指出,中国企业正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中国社会已经不能容忍。这番话,道出了绝大多数国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58.
黄后颖 《文教资料》2011,(24):15-16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轼因"乌台诗案"寓居黄州三年时所作,深刻体现了苏轼豁达开阔的胸襟。苏轼才高八斗、磊落豪侠,在"乌台诗案"后,大彻大悟,淡泊和静定成为这一时期诗歌思想的主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59.
文人画由唐到宋,在不长的时间里发展迅速,虽还不是主流画派,但在苏、黄等人的大力提倡下,对当世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他们所看重的萧条淡泊、虚静无为、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老庄精神.为我国文人画的发展作了理论上的先导。后世的文人画家们,在自己的创作中都有意或无意地追求这种精神,寄情自然山水,追求笔墨趣味,得之于象外,成竹于胸中。并成为文人画与其它画种的重要区别之一。  相似文献   
60.
科学研究呼唤宁静致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他教儿子以“静”来做学问,以“俭”修身,俭不是节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就是这个“俭“字。“非淡泊无以明志”,就是养德方面;“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修身治学方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是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静才可求学,才能要靠学问培养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