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08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119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58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元、明、清三朝在统治中国西藏的过程中,都曾利用藏传佛教这一信仰来实施其统治.就元明清采取的统治政策,除了在册封名号、给予宗教领袖特权、扶植教派势力、广建庙宇等方面有着一些共同之处外,在宗教领袖权力、寺庙经济、宗教信仰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2.
施新彪 《收藏》2009,(9):148-149
清光绪末年,清政府为整饬各地分散铸币而引起的币制混乱,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制定《整顿圜法酌定章程》,裁并各省造币厂,设立天津造币总厂,统一铸币。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继而颁布《币制则例》,除明定铸币权统一归中央外,还详细制定了铸币的样式、单位、分量和成色。次年,天津造币总厂根据《则例》规定,正式铸造定为国币的整套系列大清银币和大清铜币。“长须龙”银币即为其中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83.
孙建国 《武当》2009,(8):15-16
武式太极拳属太极拳系中的中小架式,又称中捋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拳架小巧紧凑 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出自于书香门第,清朝时期达官贵人身穿长袍大褂,不迈大步,不下大势,特别注重内在修养,所以在练功时架子较高,拳式小巧紧凑舒缓。但武禹襄祖师早年随其父武烈习练长拳、洪拳,已有深厚的功底。而到赵堡后得有《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概要图》等,归里后与二甥李亦畲、李启轩研创多年,于1859年另创有二路太极炮捶和三路太极小架。此拳法对敌应用,发力快如闪电,用劲动如雷霆,步伐变化多端,身法有刚有柔,  相似文献   
84.
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朝因御史焦友麟奏请而展开的各省官员整饬教化的讨论,恰介于川楚白莲教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这次讨论,无疑是清王朝由盛转衰之际试图整饬教化加强统治秩序的努力,但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官修史书与政书的记载往往缺漏,或语焉不详。本文拟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各地官员参与讨论的奏折,参以其他记载,揭示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对晚清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清代名将年羮尧是汉军镶黄旗人,相传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敢去应聘教席。最后当他老师的是一隐士,有说是顾亭林的兄弟——自愿任教。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祉,还是叫  相似文献   
86.
王元长 《辅导员》2010,(22):48-48
从清王朝前后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可以看出,发型变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发型问题,而且承载着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重大内容,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统治权力、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清朝入关前,中国历代全是"束发而冠"。1644年清顺治帝入主北京后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很快公开废除此令,所以清初朝贺时分成满汉两班,满员自是剃发留辫,身着满装,汉员仍是束发冠带而朝。  相似文献   
87.
明朝末年,有个县遭了灾,村民们推荐全村最聪明的一个老者去报告灾情,希望官府能减点税。老者来到县衙,县官问他:“小麦收成了几成?”老者答:“五成。”“棉花呢?”“三成。”  相似文献   
88.
刘平  胡亚南 《云南档案》2013,(12):15-17
清朝末年,朝廷腐败,国土屡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清政府内外交困,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力主改革,抵侮御辱:在文化教育上主张变革科举制度,讲求实学,师夷制夷。继之,不少洋务派人士纷纷向朝廷上奏疏,要求兴办西学。一时间,兴办新式教育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个潮流,新式学堂的开办带来了师资不足的问题,本文所介绍的南洋公学师范院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成立的。  相似文献   
89.
"丁戊奇荒"与教会救灾--以山西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英霞 《历史档案》2005,(3):93-98,122
1876年到1879年,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其灾情之严重、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是世上少见的,史称“丁戊奇荒”。华北五省之中,山西尤为严重。巡抚曾国荃在1877年的一份奏折是这样描述灾情的:“晋省去年秋收本歉,冬雪又稀,入春以来,  相似文献   
90.
吉路 《北京档案》2005,(1):37-37
据台湾岛内的东森电视台报道,南投县鹿谷乡是著名的茶乡。当地有位茶农——张裕源,10多年前越南经商,贩卖冻顶乌龙茶。无意间,在旧书摊上买下2本中文的清朝“奏折”,如获至宝。随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先后在民间陆续买到皇帝的诏、告、勒、谕等大大小小圣旨100多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