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教育   10135篇
科学研究   715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5455篇
综合类   932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37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468篇
  2014年   1264篇
  2013年   1036篇
  2012年   1404篇
  2011年   1518篇
  2010年   1224篇
  2009年   1203篇
  2008年   1435篇
  2007年   912篇
  2006年   864篇
  2005年   834篇
  2004年   952篇
  2003年   762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竞赛规则的变化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研究分析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竞赛规则的最新变化,旨在提高该项目的运动技术和裁判水平,鼓励运动员在比赛中大胆使用难新动作,增强整体效果.并提出了发展该项目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心理素质对体育比赛关键时刻的取胜至关重要。章从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方面对运动员的心理情绪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前人对游泳运动中静态阻力的研究都是根据试验测量来进行的,引入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计算流体力学法,通过该方法,先建立人体简化几何模型,然后计算不同来流速度条件下处于水平俯卧状态下人体模型所受到的阻力,即静态阻力,同时计算静态阻力系数,并与前人的实验结果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4.
105.
王道  沈海瑛  林洪 《体育科研》2006,27(5):70-73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调查访问了81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和15名国家游泳队教练。结果发现:国家游泳队运动员肩痛患病率为39.5%,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肩痛患病率最高的是蝶泳运动员(63.6%),其次是自由泳和仰泳运动员,蛙泳运动员肩痛患病率最低(31.3%):水上训练手段中,短距离高强度戴划手掌训练、长距离中低强度戴划手掌训练和水上铁片牵引训练对肩痛的影响程度列前3位(明显影响率分别为46.7%、25%和18.2%);陆上训练手段中,铁片拉力训练、卧推练习和等动拉力训练对肩痛的影响程度列前3位(明显影响率分别为43:8%、36.7%和19.4%)。陆上铁片拉力训练时采用高肘技术、抓水时早发力早加速后划技术和陆上铁片拉力训练时后划到底技术是前3位对国家游泳队运动员肩痛有影响的技术动作(明显影响率分别为60%、40%和33.3%)。  相似文献   
106.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世界各地都举行了重大的纪念活动,反思历史,警示当今。我县也按上级要求举行了历史知识竞赛,对于这一爱国活动,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辅导学生竞赛的工作中,做出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7.
“前冲、中拼、后顶”的游泳比赛战术,国内泳坛人士一度推崇备至。虽说目前相信这一信条的人数有所减少,但这一信条在教练员及运动员中仍大有市场。九运会游泳决赛即将开始,如何在是次比赛中有上佳表现,与比赛游速安排关系很大。为帮助教练员。运动员制定比赛策略,特将美国教练马格利索所“配速”(Pacing)一节译载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109.
针对2000年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试行版)的应用情况,对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认为,试行规则有多处不合理之处,为了发展中国式摔跤,建议重新修订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110.
对竞赛运动员不同阶段的按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4):31-31,36
按摩具有调节内脏功能、增强体质、舒筋活络、宣通气血、解除痉挛、镇痛移痛、活血化瘀、消除肿胀等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按摩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大脑的调节支配机能,提高人体运动感知的敏锐性和内在表象的清晰度,稳定情绪,克服消极心理状态。但在运动竞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