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314篇
科学研究   799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崔格格  李腾  刘维奇 《预测》2022,(4):76-82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镇化的作用。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城镇化发展。其中专业化集聚对城镇化的解释力更强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多样化集聚在本地发挥集聚效应,但未对邻近地区形成扩散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作用路径存在异质性,专业化集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发展非农产业及人力资本的联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发展,多样化集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推动城镇化进程。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角度出发,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2.
现阶段,针对绿色低碳生活水平影响消费升级的实证研究往往忽略了对消费升级区域相关性的探讨。文章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切入,选取2007至2021年间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量化绿色低碳生活水平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低碳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当地消费升级,同时对周边地区的消费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此外,基于空间效应分解量化发现,东部地区城市群的直接效应小于中部地区城市群,但溢出效应却明显大于中部地区城市群。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提升绿色低碳生活水平的视角提出加快地区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2007—2019年数据,利用门槛模型等方法探讨了产业集聚模式与城市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城市人口规模及城市开放水平等变量,实证考察了城市区位因素对产业集聚外部性发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产业集聚对周边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作用。结果发现:从长三角地区总体来看,多样化的集聚模式促进了城市的创新产出,而专业化集聚模式则相反。且上述结论在经过替换变量后仍然成立。城市的人口规模呈现显著的门槛效应,多样化的集聚更适合于大城市。此外,专业化集聚水平较高的城市更易于从较高城市的开放水平中获益;邻近城市的产业专业化集聚给本城市的创新产出造成了不良影响,而多样化集聚的空间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历史时期,创新驱动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重要动力。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地理距离、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衰减边界。实证结果表明,创新驱动不仅提升了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周边地区尤其是地理相近省份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还存在显著的空间衰减特征,具体表现为,省份间地理距离在950公里以内为空间溢出效应的显著区域,1050公里为空间溢出的"半衰"距离。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公众参与理论对“波特假说”的影响机制,利用SE-SBM模型测得各省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四位一体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客观层面、主观层面和结果层面3个层面的指标采用熵权法合成公众参与度测量标准,通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公众参与理论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公众参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理论得到验证;(2)在目前阶段,公众参与和正式环境规制工具尚未能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达到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即未能发挥正向交互作用;(3)公众参与程度是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方式“波特假说”成立的边界条件;(4)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水平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效果具有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36.
运用我国1991-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对我国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揭示研发投入强度、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变量存在单门槛效应,技术差距存在双门槛效应,再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说明了这些变量的门槛区间决定着FDI溢出促进各地区技术进步的效果差异,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孙晓华  郑辉 《科研管理》2012,33(2):79-87
通过产业间R&D溢出效应测算方法的比较,选择投入产出法对产业研发活动的总受益者效应、总贡献者效应和产业间溢出效应加以度量,利用2002年、2005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系数和R&D经费支出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制造业间的R&D溢出效应,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横向对比看,轻纺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产业间受益者效应较为明显,机械电子业对其他产业贡献较大;在时序特征上,各制造业间的溢出效应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具有一定稳定性。上述结论有望为政府优化科研经费投向,动态调整科研经费投入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利用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对外资企业对江苏民营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比例、技术差距、资本密集度等部对技术溢出效果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促进技术溢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9.
基于2006—2015年我国省级区域创新指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和QAP回归分析,考察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区域创新均不断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区域趋向平等化发展,区域创新的空间联系更加紧密,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中心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资源流入,并对其他地区的创新活动有较大影响,其区域创新联动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区域差异均显著影响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应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创新政策,充分发挥各区域在整体创新网络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创新环境和创新活动的区域差距,促进整体区域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40.
诗雨     
陈展 《辅导员》2011,(Z2):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