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58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鲁迅的小说《离婚》围绕江南水乡平息纠纷的习俗“和谈”进行叙事,反映了19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谈”是乡土社会固有道德秩序“公正”的表征,其潜在规则却是“弱肉强食”,这种道德秩序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42.
对弈需要遵守对弈规则,学习物理学也要明确其中的潜在规则.本文论述了物理学中的四条潜在规则,它们联系密切,共同组成一个规则体系.深刻理解这些规则对于学好物理学、用好物理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黄逸秋 《传媒》2008,(6):36-39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正式启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八城市启动中国民族3G技术TD-SCDMA的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一个数以万亿计的市场豁然洞开。4月18日,网络视频新传媒第一视频集团对外宣布已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手机电视牌照。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从潜规则动摇诸多社会行为价值规范基础、突破诸多社会行为基本道德底线以及致使诸多社会行为游离并突破法律边缘三个方面分析了潜规则通过对社会规范的消解所导致的社会行为离轨问题,同时对这种社会行为离轨归类分析为违俗违德行为、违章违规行为和违纪违法行为,并且从社会转型期间新旧体制衔接过渡阶段出现的规则盲区和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从众行为分析了潜规则盛行造成社会行为离轨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要从深化改革和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入手来解决潜规则盛行所造成的社会行为离轨问题。  相似文献   
45.
"你大学或研究生刚毕业,到我们单位来应聘。你感觉自己条件很优秀,可我们却选了个你认为比你差的。想知道原因么?那就我来告诉你,以下这些标准,虽然是不能公开说明的,但要起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方立新 《教育》2008,(10):10-10
引爆于河北三鹿集团而波及整个奶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结石娃娃”事件,让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降到了冰点。无良的业内“潜规则”,竞为了利润最大化而不惜向自己民族的未来下毒,不惜让稚嫩的祖国花朵受害,职业道德何在?社会良心何在?  相似文献   
47.
从票房上,全部由老美班底制作的三维动画大片《功夫熊猫》,让那些在影片上映之前举行抵制秀的“一小撮”无行文人耳光响亮。《功夫熊猫》上映十天票房超亿,这个创记录的票房业绩,不仅让国内那些拚命炒作绯闻丑闻和潜规则的导爷戏子们垂涎欲滴,还让他们嫉妒不已。  相似文献   
48.
长期实践于作文教学.笔者渐渐发现在作文常识之外还存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隐性规律。为此,笔者进行了部分总结和尝试.其中有的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有的只能起些许借鉴作用.还有的只限在高考作文中应付.姑且借用一下时尚名词.谓之“潜规则”。  相似文献   
49.
陈晓燕 《科教文汇》2007,(9S):168-168,175
管理中的规则是由调节个体行为以及个体之间互动行为明确或隐含的标准、规章和预期所构成。近来有人把规则划分为“显”和“潜”,分别代表了解释规则个人行动作用的两种观点。“显”规则是通过个人的角色认知来约束个人的行动,“潜”规则是从个人间利益驱动产生的博弈规则。简单地争论“显”规则与“潜”规则对个人行动的作用孰轻孰重,是无助于对规则的认识。近来兴起的组织学习理论,为连通两者的分野提供了途径。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从组织学习角度,规则记录了组织解决内外问题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包含了对两类问题的解决。“显”规则展示组织对内外技术问题的认识,而“潜”规则强调规则对利益关系问题解决的记录。这是因为相对于利益问题而言,技术问题更具备相对共同的,相对清晰的目标。容易以显见的方式留存,而利益关系因为涉及的各方目标的模糊和不明确,更可能以默契的形式保留。两种规则都受到组织内外因素变化的推动,并且两者都通过学习而得到引导。当组织行动与问题环境的利益性或技术性要求有所偏差时,规则就会被创建或修订。  相似文献   
50.
从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出发,讨论了关于非正式组织研究的已有成果,提出对非正式组织的定义范围应涉及社会、心理范畴,认为非正式组织应定义为存在于正式组织内,以心理因素集中,以社会关系维系,以潜规则为行为方式的松散型的人的集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特性下的非正式组织异质假定,将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提高到与正式制度研究并重的程度,并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相关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