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厦门大学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4):F0002-F0002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截止2006年1月,共有在校学生33000人,其中博士生1795人,硕士生7257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985人,本科生19000人,境外学生12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论丛》2010,(4):F0003-F0003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历史悠久,业绩辉煌,学子遍五洲,声名播四海,被誉为“中国名校”,系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为厦门市直属公办完中,是福建省首批办好的17所重点中学之一。是巾帼英雄李林、蔡启瑞等7名院士、黄永玉等著名文化人士、印尼侨领李尚大等杰出的企业家的母校。  相似文献   
13.
陈嘉庚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他倾其所有办教育,毛泽东同志称赞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是福建省厦门集美村人,他17岁赴新加坡经商,后来成为华侨实业家。他一生爱国爱家乡,从1912年起,把攒的钱拿回集美,先后办起了幼稚园、小学、中学和商业、水产、航海、农业、师范等中专学校,形成了"集美学村",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批爱国华侨青年冲破家庭和地域的阻隔,辗转回到祖国,积极投身于建设祖国的热潮中,蔡健予(原名蔡明华)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她17岁随家人迁居新加坡,1949年离家赴香港,后到北京学习、工作,1957年调至福建省侨务办公室,现已离休。离家32年后,她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妈妈身边,可是年老健忘的妈妈竟然不能认识自己的女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21日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诞生140周年纪念日。30年前的1984年2月9日,在厦门经济特区视察的邓小平来到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并参观了集美陈嘉庚纪念馆,深为感佩。回北京后,他便挥毫为即将出版的《陈嘉庚画册》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图1)。这是他将毛泽东为陈嘉庚书写的一件条幅:"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借用过来的。这件条幅,毛泽东曾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  相似文献   
16.
《新疆教育》2012,(20):F0002-F0002
商丘市第二高级中级中学,始建于1905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其前身是原商丘县第一高级中学。2003年印尼著名爱国华侨宋良浩先生无偿资助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沙塘中心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街道中心园,1997年由爱国华侨王孝岁先生捐赠150万元。市、镇、村政府拨款53万元兴建。占地面积3360M^2。建筑面积3630M^2。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教职工的努力下。该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2006年通过了泉州市优质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先后获“晋江市先进单位”“晋江市优秀家长学校”“晋江市卫生保健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河北自学考试》2011,(2):59-60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也是我国惟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19.
行高于世.自有口碑。我从小就听到许多关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感人事迹,尤其是关于他的“倾资兴学”。我因而十分崇拜他.觉得他这个人很伟大。后来,我在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学习并工作过多年,尤其是自1937年有幸第一次见到他老人家并在解放前后和他本人有过多次接触后,我对先生的思想和人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李英楠 《教育》2012,(22):61
当年的延安有个赫赫有名的托儿所——洛杉矶托儿所。之所以用美国的城市名来命名中国的一个托儿所,是因为这两者曾有着很深的渊源。该托儿所前身是中央托儿所,在延安成立于1940年,主要是收养革命烈士和抗日将士子女的孩子。托儿所成立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1942年,更是进入"困难时期",此时,在宋庆龄"保卫中国同盟"的名义下,及时联络到洛杉矶爱国华侨及国际友人,开展了募捐活动,许多普通美国民众纷纷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