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9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科协论坛》2010,(12):35-35,F0002
蒋澄宇教授是一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女青年科学家。2003年,在国家遭受SARS病毒肆虐的时候,蒋澄宇教授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国内,应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72.
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的郎世宁,在中国生活的50多年,供职于清朝宫廷,出任御用画师,历时康、雍、乾三朝,不仅开创了清代宫廷绘画"中西合璧"的特色,还留下许多以当时重大事件为题材的纪实画作,成为后人研究清代皇帝和避暑山庄的生动史料.  相似文献   
173.
王辉 《科学中国人》2022,(16):18-23
<正>如果人生就是一首歌,那么,就会有很多种谱写的方式。冥冥之中,每个人都在默默谱写自己的人生之歌,那起伏婉转的曲调似在诉说人生的种种。人生总有很多问题留给我们去解答,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人生议题将始终伴随我们的一生。“为什么要学医?”“为什么要关闭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美国的实验室?”“功成名就,却又为什么要回国再次创业?”…………国际知名神经科学领域科学家吴杰教授身上藏着很多个“为什么”,而当你读懂这背后的答案,也就读懂了一位纯粹科学家的风骨与担当。  相似文献   
174.
自互联网面世以来,报纸就一直充当着为网络提供免费午餐的角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烹制的美食被人无偿享用,个中滋味难以表述。网络无情地蚕食报纸的地盘,眼见着读报人日趋减少,报人却每每束手无策。传统报纸要与网络真正融合,不走出免费的怪圈不行。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著名的美国报业研究专家辜晓进先生,第一时间为本刊编译了《西方加速推进报纸付费墙建设》、《构建伟大的报纸付费墙》两篇文章,提供了西方报纸应用“付费墙”的最新信息和趋势,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75.
《新闻爱好者》2012,(10):57
汪振军,1963年生,河南省特聘教授,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优秀博士后,河南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要研究领域: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兼任河南省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多次参与省市  相似文献   
176.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4):F0003-F0003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黄冈师范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长期建设,2012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学科现有成员45人,其中,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博士19人;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77.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气象科技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福音。科学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出变化无常的天气,并通过四通八达的通信方式,第一时间传向世界各地。掌握了第一手天气资讯,我们就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78.
当一个人用心去享受生活赐予的一切时,他的心灵会触摸到生活的脉络,感受到雨滴的灵性,春风的和畅,花枝的色泽,土地的凝重。李晓榕在不断的思考中享受科研的奥妙和乐趣,在不断的创新中欣赏初升的旭日,在自由想象的空间探索纷繁万千的自然。  相似文献   
179.
戴立忠     
正戴立忠博士,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大学学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高级研究员,中国侨联特聘专家,中南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医疗器械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湖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医学诊断编委会成员,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管  相似文献   
180.
正那时,傅振芳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背着简易的药箱行走于乡间,见多了狂犬病带来的痛苦,却没有见惯。从这个少年赤脚医生的心里,生出对狂犬病的种种情绪:不忍、不解……这些纠结,最终成为他朦胧的愿望——消灭狂犬病。兜兜转转几十年,他在专业上偏离过,那个愿望却慢慢站稳了脚跟,成为他此生的事业。而今,当世界知名狂犬病专家傅振芳回首往事,记忆里那个少年暗自的坚持,便是他此生所追寻的最美的星光。一颗星,指引理想的方向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去做一件事。傅振芳这辈子最想做的就是消灭狂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